周书middo;姚僧垣传原文翻译,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 。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 。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 。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 。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
后为太祖征 。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 。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 。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 。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 。”其家忻然,请受方术 。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
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 。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 。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 。军中之要,莫先于语 。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 。次又治目,目疾便愈 。末乃治足,足疾亦瘳 。比至华州,帝已痊复 。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遂寝疾 。乃诏僧垣赴行在所 。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如何?”对曰:“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 。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寻而帝崩 。
宣帝初在东宫,常苦心痛 。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 。帝甚悦 。及即位,恩礼弥隆 。常从容谓僧垣曰:“常闻先帝呼公为姚公,有之乎?”对曰:“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 。”帝曰:“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 。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 。”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户 。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服等 。
【周书middo;姚僧垣传原文翻译,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 。帝寻有疾,至于大渐 。僧垣宿直侍 。帝谓随公曰:“今日性命,唯委此人 。”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 。乃对曰:“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 。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 。”帝颔之 。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 。三年卒 。时年八十五 。(节选自《周书·姚僧垣传》)
【译文】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 。梁武帝大同九年时兼任殿中医师之职 。当时葛修华患病多时,各种医卜星相之术都不能治得好,梁武帝就让姚僧垣去看他 。姚僧垣回来后,具体全面地叙述他的症状,并且记录了病情轻重变化的情况 。梁武帝感叹说:“僧垣用心仔细严谨,竟然到这种地步,用这样的态度诊治疾病,什么病治不了呢?”
后来姚僧垣被周太祖征召 。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感染风寒,精神错乱,对任何事情无所知觉 。先前为他看病的各位医生都断言已经不可救治 。僧垣后到,他说:“难治是难治,最终应当不会死 。如果把病单独(专一)交给我治,我将为他治病 。”他的家人欣然从命,请他授予治病的处方、办法 。僧垣为他调制汤散,治好了他的病 。
建德四年,高祖亲自统帅军队向东讨伐(北齐),到河阴患病 。不能说话,眼睑垂下盖住眼睛,又不能向上看;一脚抽缩,不能行走 。僧垣认为五脏均病,不可同时治疗 。带兵打仗最要紧的事,莫过于语言,于是开方用药,皇帝得以开口说话;然后又治眼睛,眼疾消除;最后治脚,脚也痊愈 。等到到了华州,皇帝已恢复健康 。宣政元年,高祖出行到达云阳,竟然卧病在床,于是召僧垣赴云阳 。内史柳昂私下问:“高祖饭食减少时间长了,脉象怎么样?”僧垣回答:“(高祖)是天子,上承天意,或许不是我力所能及的 。如果凡人百姓那样,无人不死 。”不久高祖驾崩 。
宣帝当初在东宫时,长苦于心痛,于是命僧垣予以治疗,其病很快痊愈 。为此宣帝非常高兴 。等到他即位,对僧垣礼遇更为隆重 。曾经很随意地对僧垣说;“曾听先帝称您为姚公,有这事儿吗?”僧垣答:“承蒙君王特别偏爱,但确实如圣上所说 。”皇帝说:“此为尊尚老人之称,不是尊贵的爵位封号 。我应为您赐爵封地,成为子孙永远相传的基业 。”于是封他为长寿县公,封地一千户 。下达册封命令之时,又赏赐他金带和衣服等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