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洛阳纸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洛阳纸贵的故事 , 洛阳纸贵的意思及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指那个?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 , 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
然而 , 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 , 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 , 不得流传 。
在左思小时候 , 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 。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 , 他见儿子身材矮小 , 貌不惊人 , 说话结巴 , 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 , 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 。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 , 成绩都不太好 。及至左思成年 , 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 , 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 , 还不如我小时呢 。”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 , 开始发愤学习 。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 , 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 , 华丽的文辞 , 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 , 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 。从此 , 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 , 写一篇《三都赋》 , 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
为写《三都赋》 , 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 , 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 , 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 。收集好后 , 他闭门谢客 , 开始苦写 。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 , 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 。经过十年 , 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 , 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 , 他却受到了讥讽 。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 , 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 , 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 竟想超过班固、张衡 , 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 , 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 , 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 , 就根本不予细看 , 摇头摆手 , 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 。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 , 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 。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 , 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 , 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 , 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 。他越读越爱 , 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 。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 , 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 。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 , 而且为人正直 , 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 , 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 , 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 。他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人魏都赋做注 , 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 。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人东西 , 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 , 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 , 《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 , 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 。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 , 也细细阅读一番 , 他点头称是 , 连声说;“写得太好了 , 真想不到 。”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 , 便停笔不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