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无败绩:谁是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文弱书生?

导读:一位“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竟然是我国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而且每战必胜,从不失手,是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 。与明末袁崇焕一样,他也是文官出身,自身并无万夫莫敌之勇,但却在战场上创造出一次次的旷世奇迹 。这位常胜将军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将军陈庆之 。他一生身经数百战,没有一场败绩,而且没有一场不是在绝对的劣势中大胜敌军 。毛泽东在多次阅读《梁书——陈庆之列传》后,不禁感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
南北朝时期,洛阳街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其意思是,任凭多么精锐的军队,或者多么出名的将领,见到“白袍”都要望风而逃,避之惟恐不及 。何为白袍?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的威名和震慑力呢?童谣中的白袍是南朝梁的一支劲旅,因为他们都身着白袍而得名 。这支白袍神兵只有区区七千人,那么南朝如此小规模的军队怎么能够给远在北魏腹地的都城洛阳老百姓留下这么威风的印象呢?因为这支白袍神兵拥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领导者——陈庆之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他的带领下,七千白袍神兵一路北上,不到5个月时间,摧毁北魏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路纵横驰骋大战47场,每战皆胜,连拔城池32座,直至最后攻陷北魏首都洛阳 。
如此的战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着实无人能出其右 。翻阅史籍,在陈庆之的戎马生涯中,这次奔袭洛阳只是他众多辉煌战绩中的一笔,在《梁书——陈庆之列传》所记载的他一生无数次重要战役中,没有一场败绩,而且没有一场不是在绝对的劣势中大胜敌军,真乃神人也 。英雄莫问出处 。出身庶族寒门的陈庆之自幼便随从萧衍,当时萧衍还没有起兵反齐,陈庆之在萧衍府中的身份只是一个小书童 。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的和人对弈 。他的那些棋友们即使有心讨好萧衍,无奈心有余而力不从,陪到自己精疲力竭,也不能让萧衍尽兴 。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 。
公元502年,萧衍登上了南梁皇帝的宝座 。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 。主书这个官职是晋朝设立的,隶属于中书省,最初由武官担任,南朝宋时改为文职 。所以在萧衍登基的时候,是把陈庆之作为文人看待的 。而据《梁书》记载,陈庆之“射不穿札,马非所便”,也说明他在勇力方面虽然不至于无缚鸡之力,但是也绝不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这也是他和那些流芳千古的名将最大的差别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担任主书后的陈庆之,冷静地观察时局政事,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在他41岁时,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525年,北魏发生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元法僧失败后困守徐州 。由于觉察到大势已去,所以元法僧投降南梁,并将徐州拱手送给萧衍 。于是,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威武将军,带兵去接应元法僧 。这次接应行动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恐怕这也是萧衍给这个年过四十的昔日棋友一次表现的机会 。总之陈庆之很顺利地把元法僧接应回来后,即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 。
可是徐州此时还并没有真正落到南梁手中,当务之急是尽快接收徐州的统治权 。所以萧衍马上派自己的儿子豫章王萧综前去接管徐州,并且派陈庆之带领两千人马随萧综大军入徐州 。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割据南北一方的梁魏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魏当然不允许徐州落入南梁之手,立刻调集元延明、元彧率领两万人马阻截萧综 。元延明派遣手下别将丘大千修筑堡垒阻挡梁军前进,梁军陷入非常不利的局势之中 。然而陈庆之以硬碰硬的手法用两千人马硬撼敌阵 。战斗一开始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倒下的并非处于劣势的梁军,而是占有优势兵力和地形的魏军 。《梁书》中用“进薄其垒,一鼓便溃”这八个字记述了陈庆之以摧枯拉朽的攻势撕破敌人的防线 。虽然首战告捷,但是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变故 。问题出在南梁大军主帅萧综身上,他居然在一天夜里,扔下整个大军,只身一人投降了魏军 。因此梁军发生混乱,魏军趁乱攻击,梁军损失惨重 。只有陈庆之率领本部人马突围 。虽然这次战斗最后收场得很窝囊,但是陈庆之却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