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简介: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

【钓鱼城之战简介: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钓鱼城之战简介:宋蒙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 。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 。宝祐二年(1254)王坚任合州守将,大规模修城设防,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钓鱼城成为数十万的军事重镇 。六年,蒙哥汗率主力入四川,攻占许多地方,钓鱼城却巍然屹立,成为阻击蒙古军的坚强堡垒 。开庆元年(1259)二月,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 。从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 。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 。
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 。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被迫撤围 。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继承上发生火并,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北撤,争夺汗位 。钓鱼城抗蒙的胜利,扭转了局势 。此后,马千代替王坚为合州主将,景定四年(1263)张珏又代马千 。张珏守合州,屡败元军 。德佑元年(1275)王立又代张珏为合州安抚使,祥兴二年(1279)正月,王立降元,坚守三十余年的钓鱼城终于失陷 。
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58年—1259年),在蒙哥攻宋之战中,宋将王坚及副将张珏扼守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五公里左右钓鱼山上),抵抗蒙古军进攻的著名要塞防御战 。宝祐六年七月,蒙哥汗统兵4万,号10万,自六盘山(今宁夏境)分兵三路进攻四川 。十二月,攻占川西、川北大部州县,进抵武胜山(今武胜县城附近),准备进攻合州,宋将余玠已将合州治所移于钓鱼城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顶,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 。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壁垒悬江,城周十二三里,均筑高数丈的石墙,南北各建一条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城内有大小池塘13个,井92眼,可谓兵精粮足,水源充足;江边筑设水师码头,布有战船,上可控三江,下可屏蔽重庆(今重庆市),是支撑四川战局的防御要塞,地势十分险要 。蒙哥派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被王坚所杀 。
九年正月,蒙哥汗恃其兵强马壮,不纳术速忽里避开坚城,迂回夔州、万东下的建策,无视天候、地理的不利条件,决心攻下钓鱼城 。遂遣诸王末哥攻礼义山城(今渠江东北,俗称三教寺寨),曳剌秃鲁雄攻平梁山城(今四川巴中西),命宋降将杨大渊率军突袭合州旧城,切断外围诸城与钓鱼城的联系 。同时,令四川都元帅纽璘自成都趋涪州蔺市(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造浮桥,断绝宋援 。又在铜罗峡据险为垒,阻遏重庆宋军北进 。二月二日,蒙哥汗率军渡过鸡爪滩(今钓鱼城东北鸡心石),驻于城东石子山,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攻钓鱼城 。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 。九日,蒙军猛攻镇西门,不克 。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
三月,连续进攻城东之东新门、奇胜门、镇西门、小堡等处,但在宋守城军民顽强抗击下,均遭失败 。四月三日,连降大雨20天 。二十二日初晴,蒙古军偷袭城南护国门未逞 。次日深夜,攻破城北出奇门至嘉陵江一侧的一字城,但被王坚率勇士力战夺回 。宋理宗闻讯,下诏嘉奖,鼓励合州军民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 。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 。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 。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