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潍水之战韩信消灭齐楚20万大军成功吞并齐国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 , 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 , 斩段西楚之右臂 , 并且占领三齐之地 , 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 。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 , 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 , 形成一面倒的局势 。项羽再无能力灭汉 , 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
网络配图
对于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 , 却由于史料的稀少 , 而后世在感叹韩信的军事艺术完美的同时却忽略对此战的更深一步的探讨 。以致于历代战争研究者对此战要么介绍极其简单 , 要么存在很多错误之处 。而此战涉及到楚汉之间以及齐之间的政治 , 外交 , 牵连甚广 , 期间楚汉两方的君臣谋将 , 出谋划策 , 机心百出 , 上演了一部纵横捭阖 , 尔虞我诈的历史大剧!
一:楚汉角逐的天下大势
汉三年之下半年 , 楚汉之争进入了一个全面的高潮时期 。当前天下形式 , 刘邦在荥阳 , 成皋一线抵挡项羽的进攻 , 西边的河南郡 , 关中汉中之地为汉所有;东边的旧韩 , 东魏 , 西楚皆为项羽所有 。北方西魏 , 赵代之地已经为大将军韩信所定 , 更北方的燕国表示臣服于汉 。南方的英布已经被项羽击破 , 衡山王保持中立 , 亲项羽的临江王被南阳刘邦势力所距 。从双方所控制的地域范围来看 , 这时的楚汉战争形势旗鼓相当 , 扑灭后院着火的项羽一边“数使奇兵渡河击赵”牵制“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 , 一边全力试图在主战场上有所突破“(项羽)复引兵西 , 拔荥阳 , 诛周苛、枞公 , 而虏韩王信 , 遂围成皋” 。面对这样的局面 , 刘邦于汉三年六月 , “出成皋 , 东渡河 , 独与滕公俱 , 从张耳军脩武 。” , 然后刘邦“夺两人军 , 即令张耳备守赵地 。拜韩信为相国 , 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
网络配图
齐国曾经因为内乱和项羽攻齐导致实力大减 , 面对楚汉相争的局面一直谨慎的保持中立的态度 。但是“齐国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上重要的战略地位 , 使其成为楚汉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 。在双方都精疲力尽之际 , 谁能拥有齐国 , 胜利的天平无疑就将大大偏向于它 。” , 再这里刘邦命韩信进攻齐国除了实现对西楚的战略迂回 , 战略包围 , 对西楚进行反攻外 , 还有一点是预防韩信张耳在赵地势力膨胀 , 尾大不掉 。所以夺两人兵权 , 又分开两人 , 用无兵权的张耳镇守赵地 , 使韩信带剩余的赵军进攻齐国 。在这段时间 , 郦食其因为向刘邦出了馊主义(建议刘邦分封诸侯 , 被张良所止)而戴罪立功游说齐王投降刘邦 。郦食其不负所望 , 说服齐王降汉 , “广叛楚 , 与汉和 , 共击项羽” 。形式突然巨变 , 变得对西楚极端不利 , 项羽在主战场因为彭越后方的捣乱 , 一直未能突破刘邦的防线 , 而保持中立的齐和汉联合从北方 , 东北方威胁着西楚都城彭城的侧背 , 使西楚大后方处于随时沦陷的局面 , 局势很不乐观 , 西楚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