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潍水之战韩信消灭齐楚20万大军成功吞并齐国( 三 )


对此 , 辛德勇教授在其《韩信平齐之役地理新考》一文 , 从军事以及地理的角度认为“虽然韩信乘齐人不备而发动突然袭击 , 一举击溃历下的20万齐国守军 , 直取齐都临淄 , 但是如郦食其所言 , 齐国兵马本十分强盛 , 还不至于在顷刻之间彻底分崩离析 。历卜守军本为截击韩信所率汉军而设 , 应届齐军精锐 , 不会一下十被全部歼灭 。在遭受汉军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时 , 齐军狞不及防 , 只能就近四下逃散 。攻下临淄后 , 曹参在历城附近的著、漯阴、平原、鬲、卢诸地扫荡齐人残余势力 , 这其中很可能就包含有这部分兵力 。上述这些地区都是从西侧屏蔽临淄的重要城邑 , 齐人本来也应有一定兵力驻守 。这些齐国的军队从西面切断了临淄城中的汉军与其后方赵地的联系 , 对汉军造成很大的潜在威胁 。同时 , 汉军攻入临淄后田横和田光分别率军逃向西南面、南面的博阳和城阳 , 如果对其置之不顾 , 这二人站稳脚跟后 , 必定很快组织力量发动反攻 。此外 , 还有将军田吸率领一些齐军驻守在临淄西北面不远的干乘 , 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样看来 , 尽管韩信统率汉军占领临淄.赶跑了齐国君臣 , 但是四面却都隐伏着随时可能发动反攻的兵马.在实力上并未占有明显的优势 , 面月一旦处理不当 , 还很有可能用致齐军的合击 。
在这种形势下.假如韩信在攻下临淄后当即出动全军.东向高密 , 前去追击齐王田广 , 那么田横、田光、田吸以及苦、漯阴、平原、高、户等他的齐军就极有可能会与东面的齐于田广相互配合 , 从后面夹击汉军 。对于我辈书生.这一点也是显巾易见的事情 , 精热兵法的韩信自然更会一清二楚 。所以 , 在没有清除西部的齐军、巩固后方之前 , 韩信似乎不大可能贸然率全军挥师东进 。基于这一认识 , 我认为汉军进入临淄后的行进路线 , 应当以《曹参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的记载为是 , 而《田儋列传》等处的记载应有讹误 。” 并勾勒出韩信的实际战略路线:“韩信在袭取临淄之后.一方面亲卒部分兵力东迟到高沼以西、用以监视齐军的动向 。--而这时田广尚且惊魂未定 , 不敢贸然反攻 , 只能先派人到楚都去请求支援 , 以借助楚军的力量收复失地 。汉方因需要抽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去迫剿西部残留的齐军 , 也不宜在这时与齐军决战 。所以在主战场上 , 双方暂时处于相互窥视对方动向的对峙状态 。
蒯通多次劝说韩信
就在韩信与田广相互对峙的这一段期间内 , 韩信在自己率兵东进的同时 , 又分别派遣曹参和灌婴率军去清除西面、南面和北面的齐军 , 用以巩固后方 , 解除后顾之忧 。曹参迅速扫荡著、漯阴、平原、鬲、卢诸地 , 随后立即转向高密 , 加入与田广决战的序列 。灌婴则首先向南追击试图逃入城阳的田光 , 很快将其擒获:随即又乘胜追击逃向博阳的田横 。如前引《田儋列传》所记.这时已经逃至博阳的田横.因风闻齐玉田广已被杀死(当时田广尚未被汉军俘获 , 应是当时形势混乱 , 传闻有误) , 于是田横为齐王 , 回过头来 , 还击尾随而来的灌婴 。结果灌婴大败田横 。田横后撤至博阳 , 又被灌婴攻破 , 于是只好沿汉水谷地遁人梁回旧地 , 归附彭越 。灌婴在清除田光、田横这两支劲敌之后 , 马亡又回师北上.攻打留驻在干乘的齐将田吸 。结果田吸被灌婴属下的士卒杀掉 , 威胁汉军后方的这最后一支齐军也被顺利清除 。这样灌婴就又迅速东进 , 放心大胆地投入到高密的决战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