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十年前的朝鲜经济为何比肩日本超越中国

2010年,朝鲜宣布打开“强盛大国”之门,2012年年底,利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机又提出朝鲜已经巩固“宇宙强国”地位 。但朝鲜的经济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粮食短缺问题仍在困扰朝鲜,工业经济更是一蹶不振,今后朝鲜的“强盛大国”之路如何走成为国际舆论热衷探讨的话题之一 。其实,朝鲜经济也有过往日的辉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与日本并称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工业国家,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不但高于中国,也高于韩国 。那么当年的朝鲜经济是如何获得飞速发展,又因何衰落,朝鲜经济还能够再现辉煌吗?
与日本并驾齐驱的工业国
1953年朝鲜半岛实现停战后不久,朝鲜就开始规划经济重建 。当时,战争后的北方一片废墟,基础设施被摧毁,工业企业被破坏 。由于军人和平民遭受大量伤亡,劳动力也面临短缺 。1954年,朝鲜执行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57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年执行第一个七年计划,后来又延长三年 。1970年11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金日成宣布朝鲜已成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
有统计称,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0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5%,可能是当时世界最高的 。1960年,东德媒体赞扬朝鲜为“远东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而在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上,60年代的朝鲜和被认为创造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并称 。60年代末,朝鲜农村全部通电;70年代末,朝鲜粮食实现自给自足;80年代初,全部耕地面积的70%实现灌溉,插秧的95%和收割的70%农活实现机械化 。1984年,朝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了粮食自给并部分出口 。当年的朝鲜工业经济同样获得飞速发展 。朝鲜是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的观察员国家,与苏联东欧集团基本采取记账式的贸易 。
首都平壤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朝鲜人均GDP、人口寿命、识字率大大提升 。当时朝鲜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比较高,1979年就已实行全面的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实现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子等生活必需品 。而且朝鲜社会的财富分配也大大平均化,不似韩国那样有巨大的贫富差距 。一般认为,1979年的朝鲜已是一个准现代化国家 。
同期,韩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终于与朝鲜相当,但由于韩国人口超过朝鲜一倍,加上韩国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实际上,在1979年,韩国在国家现代化方面远远赶不上朝鲜 。
中苏曾强力援助
朝鲜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半岛实现停战后,朝鲜政府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决策,确定了农、轻、重以及军事工业发展的适当比例;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及周边局势;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健全的农田基建设施等 。当然,来自苏联东欧集团以及中国的援助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根据中国解密的外交档案,在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了总值人民币72952万元的战争急需及人民生活必需物资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
1960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朝鲜副首相李周渊,周建议朝鲜先上既快又短的项目,并同意分4年贷款4.2亿卢布 。至于偿还期限,能还就还,不能还可以延期,推迟10年甚至20年也未尝不可,等后代还也可以 。1962年,为满足朝方急需,中国将自己建成尚未使用的邯郸第三、第五纺织厂的设备全套拆往朝鲜 。1972年中朝商定共同建设输油管并于1976年1月竣工,年输油能力400万吨 。其间,中国援建了20万千瓦火电厂、平壤地铁等项目,而当时中国城市中除北京外都没有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