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写的兵书有什么

【诸葛亮写的兵书有什么】诸葛亮写的兵书有什么
诸葛亮的兵书是中国古代八大兵书之一 。这本兵书 , 汇集了诸葛亮所有军事上的策略谋划 , 用兵之法等等 , 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诸葛亮编写的《兵法二十四篇》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诸葛亮兵书 。主要记载了诸葛亮在担任丞相期间所有的行军打仗 , 治国安邦的经验 。诸葛亮兵书 是诸葛亮在晚年时期编写的 。这本书 , 可以称得上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 。本书原有二十四篇 , 但因为历史久远 , 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 。但是 , 诸葛亮的兵法这本书带给大家的影响并没有改变 。就兵书里面其中一条来讲 , 便能使人们受益匪浅 。比如说:在书的第十——出师中提到:古者国有危难 , 君简贤能而任之 。斋三日 , 入太庙 , 南面而立;将北面 , 太师进钺于君 。君持钺柄以授将 , 曰:“从此至军 , 将军其裁之 。”复命曰:“见其虚则进 , 见其实则退 。勿以身贵而贱人 , 勿以独见而违众 , 勿恃功能而失忠信 。士未坐 , 勿坐 , 士未食 , 勿食 。同寒暑 , 等劳逸 , 齐甘苦 , 均危患 。如此 , 则士必尽死 , 敌必可亡 。”将受词 , 凿凶门 , 引军而出 。君送之 , 跪而推毂 , 曰:“进退惟时 , 军中事 , 不由君命 , 皆由将出 。”若此 , 则无天于上 , 无地于下 , 无敌于前 , 无主于后 。是以智者为之虑 , 勇者为之斗 , 故能战胜于外 , 功成于内 , 扬名于后世 , 福流于子孙矣 。这也正是诸葛亮选择的结果 , 也如《出师表》中提到的 , 诸葛亮也是为了能兴复汉室大业而奉献了一生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介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 又称孔明 。此人足智多谋 , 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等 。他为蜀汉可谓尽心尽力 , 直接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国家 。在他的一生中 , 传奇故事很多 , 聪明的他为国家谋得了许多胜利 。诸葛亮剧照 七擒孟获中 , 他放了又抓 , 抓了又放南方酋长孟获 , 使孟获彻底服气 。除此之外 , 他还在刘备前来邀请时闭门不出 , 设计考验刘备 。但诸葛亮只有这么点才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不但有才 , 对种西瓜也颇在行 。他种的西瓜又甜又大又好吃 , 曾在襄阳种西瓜 , 但是有一条规矩 , 西瓜能吃 , 但瓜子不能带走 。去那里的人想拿瓜子但都被拒绝了 。诸葛亮小气吗?不是 , 他只是要把瓜子留给当地的农民作财富 。如此考虑之周全 , 让人不得不佩服 。大概诸葛亮跟吃的总很有缘 。“大头菜”也是跟他颇有渊源 。诸葛亮一次无意中发现了跟萝卜很像的菜 , 便取名为“大头菜” 。在以后 , 常作为兵队的粮食 。刘备也甚是喜爱“大头菜” , 可见 , 跟诸葛亮有关的粮食也是异常美味呐 。不仅如此 ,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也是有来由的 。相传诸葛亮的妻子不丑 , 反倒貌美 , 聪明伶俐、武艺高强 。鹅毛扇便是她与诸葛亮结婚后拿给他的 , 听说里面有黄月英师傅绘的各种计策 。诸葛亮很是喜爱那把扇子 , 都不离手 。细细说来 , 诸葛亮不仅自己有才干、胆识 , 就连身边的人也不逊色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读《三国演义》 , 让我们了解、知道了一位神一般的能人、智者——诸葛亮 。面对这样优秀的人才 , 我们不禁会感慨:“诸葛亮为什么这么优秀呢?” , 仔细一想 , 这应该和他早年间的的博览群书有关系 。俗话说:“开卷有益 , 一本好书 , 将会使你终身受益”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读书的呢?诸葛亮剧照 首先 , 相关资料有记载 , 诸葛亮的读书知道 , 更多的是“观其大略” ,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读书时 , 只是“观其大略” , 没有钻进书里读死书 , 死记硬背 , 也没有太过草率的读书 , 只是对于文章的大概有所了解 , 并且 , 文章的精华部分 , 能够充分的理解 。这样的方法 , 长期下来 , 诸葛亮既没有在读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 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 并且 , 在读书的数量上来说 , 也会比一般人要多 , 这其实和晋代的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葛亮的这种读书发 , 一方面减少了读书的时间 , 因为 , 人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 这样“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 , 就能节省出来很多时间去干别的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丞相来说 , 时间是很重要的 , 所以 , 诸葛亮的这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法也是诸葛亮成功的捷径之一 。“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固然是好 , 但是针对于不同的人还要有 , 不同的方法策略 , 这样 , 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 不管什么时候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