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对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未来驱动影响做了系列分析 。报告提到,在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技术驱动因素产生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值得思考的一个趋势是,在技术进步的广泛带动下,实质性地促进了学科融合交叉,推进了学科前沿的研究,同时衍生了更多新的学科生长点 。
在技术驱动下,学科及前沿领域的演进正在改变 。
郑兰荪曾在一个项目咨询中了解过纳米科技与产业化的问题 。起初郑兰荪想了解纳米科技链接了哪些产业,但随着调研深入,他发现纳米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一般的辐射效应——纳米 的效应 。在疫苗使用、化工催化剂等方面,纳米技术正在不断地投入使用 。
在郑兰荪看来,人工智能的出现已经给化学研究带来了系列改变,“今后15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
他进一步解释,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链接数学、计算科学等学科信息,那么也就衍生出更多新的学科生成点 。让他感觉紧迫的是,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不断出现,“如果我们没有抓好这个趋势,可能又会出现新的更大的落后 。”
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已经进入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境、航空航天及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瞄准2035年,报告给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个宏观判断:在学科及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当前学科的组织化越来越强,科学被整合到不同层级的组织范畴中;重大使命任务引导新的学科融合,学科发展日益汇聚融通;超越还原论的研究视角影响日趋扩大,计算机模拟和数据科学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 ”正在改变科学交流生态,开放科学重塑科学的边界 。
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科学家?报告同样作出了判断:未来新兴技术带来了重要的伦理问题,可信任性成了科学技术治理的重要内涵 。
未来关键核心领域在哪里
在400多位院士的眼中,面向2035年的关键核心领域是什么?
报告在面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战略重点中列举:能源科学、量子科学与量子通讯、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生命健康领域、生态与环境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空间与天文 。
聚焦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认为,纳米科学是一种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和普适性的研究,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
面向未来,李景虹建议要坚持长期创新,补充理论研究的不足,让创新实践的应用更加扎实,把科研专利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把科研研究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推动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陈仙辉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 。在他看来,未来要做好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突破,还要补好理论和人才短板,为前沿科学战略实现储备力量 。
从高校教师的身份出发,郑兰荪认为教学和科技的发展应该相互促进 。未来教育界还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和科学前沿脱节、实验教学水平较弱等问题 。在他看来,科学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人才,要从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的兴趣,为后续科学研究孕育新的力量 。
报告给未来发展之路留下了建议思考:希望政策精准发力,消除机制障碍;重视基础研究,优化学科体系;创新人才机制,强化智力支撑;深化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在战略丛书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院士提到,3年多来,院士专家们开展深入全面的战略研究工作,明确了基础研究领域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科技发展前沿,研判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科学问题 。他说:“未来还将从中遴选适合发布的报告中英文摘要面向全球发布,及时发出中国科学家的独立判断 。”
- 一张影响近半个世纪的现代钢琴名作名盘,波利尼精湛诠释完成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 韦云起是翻译祖师爷仅凭一张口灭掉一个部落
- 两张照片重叠成一张,如何将两张相片重叠放在一起
- EVE关联云
- 孙悟空是如何炼成一张超级强悍的「关系网」的?
- 朱元璋后代现状如何沦落至今家中仅剩一张皇帝龙椅
- 怎样能把两张照片拼成一张图片,5种工具分享
- 怎么把多张图片合成为一张?
- UDP首部解析
-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