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的离散精神原型:文姬归汉的历史瞬间( 四 )


董卓还喜欢玩一些新花样,他亲自设计了一种奇特的车子,这种车用青色的伞盖,爪画两轓,大家给这辆专车起了个名字叫“竿摩车” 。董卓觉得很得意,也很威风,出门便坐着 。所有人都不敢上去劝谏,只有蔡邕敢 。
蔡邕认为天子和大臣乘坐的车子都有规定和讲究,董卓这么胡来很不妥 。正巧,长安这时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地震,董卓有点紧张,问蔡邕是什么原因,蔡邕趁机对董卓说:“这说明地下阴气太盛,是大臣逾制所造成的 。您乘坐的青盖车不符合制度,大家都认为有点不恰当 。”董卓还真虚心接受了蔡邕的批评,改乘皂色伞盖的车子 。
一个暴君,通常周围少不了一群小人 。董卓被刘嚣等小人包围,这些人一致认为,董太师的丰功伟绩无人能比,当太师有点委曲了,于是参照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先例,要给董卓再上一个尊称,叫“尚父” 。人家姜子牙不仅是宰相,还是武王的岳父,才称尚父,董卓是什么东西,也敢把自己抬得这么高?但心里想归想,没人敢说 。
董卓吃不准,怕弄出个历史笑话来,就此向蔡邕询问,蔡邕趁机劝道:“姜太公辅佐周室,受命讨伐殷商,所以才加上这个尊号 。今明公的威德没有问题,不过我以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应该等平定了关东,车驾返回旧京,然后再做 。”
董卓听了,觉得有理,采纳了蔡邕的建议 。在大家眼里蔡邕是极少数被董卓尊敬的士人之一,董卓对他的话不仅相当重视,而且平时也非常尊重他 。而蔡邕似乎也甘为董卓所用,每次宴会,董卓经常让蔡邕弹琴助兴,蔡邕也很用心 。
然而,蔡邕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曾经对从弟蔡谷说:“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终究会失败,我想回兖州,但道路太远了,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如何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
蔡谷劝他:“你长得跟普通人不一样,走在外面容易招致大家围观,你想秘密潜逃,那也太难了 。”蔡邕究竟长成什么样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听蔡谷的意思他长得应该不是一般的特别,属于那种见一面就忘不掉的人 。蔡邕听了从弟的话,这才打消逃跑的念头 。
在长安,蔡邕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家里经常宾客盈坐,如果来晚了,在蔡邕家门口的街巷里连个停车位都不好找 。一次,蔡邕家高朋满座,他正跟大家谈话,家人递上来一张名贴,说有人在外面求见,蔡邕看了一眼,竟慌忙从座上起来赶紧跑出去迎接,一着急把鞋子都穿反了 。
大家纳闷,这是什么样的重量级人物,能让蔡大师如此呢?等进来一看,大家都傻眼了,蔡邕陪着的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不光年龄小,而且其貌不扬,个子不高,又黑又瘦,结果一坐尽惊 。


蔡邕给大家介绍:“这是王公的孙子,很有才能,我不如他 。”王公是当代著名的学者王畅 。蔡邕同时宣布:“我家里的藏书,死后全部给他!”蔡邕的反常举动让人十分不解,王粲即使再有才,也不至于以十几岁的年龄就能让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折服吧?蔡邕厚遇王粲,要猜测一下的话,或许跟女儿有关 。
蔡文姬和王粲同龄,但这时她已经有过一次婚姻,她的丈夫出身于河东郡的世族,名叫卫仲道,是个读书人,婚后夫妇很恩爱,但就在前不久卫仲道病故了 。卫家人有点嫌弃她,认为她刚嫁进卫家的门就克死了丈夫 。蔡文姬无法忍受,这才回到了父亲身边 。
蔡邕刻意栽培王粲,并且说出那些不同寻常的话,也许有把女儿许配给他的意思 。
七、一声叹息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5月,王允、吕布刺杀董卓成功,王允随即以司徒的身份主持朝廷日常工作 。王允不是小人,算是个君子,但更是个书生 。书生误国,误人误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