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的离散精神原型:文姬归汉的历史瞬间( 三 )


四、江东作琴
蔡邕的这次逃难历时12年,是一段很长的日子 。在这期间,蔡邕曾收了一个学生,就是后来当了孙吴丞相的顾雍 。顾雍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受到蔡邕的喜爱 。顾雍的名字都是蔡邕起的,“雍”与“邕”同音,表达师生二人的深厚情义 。
由于受到老师的称赞,顾雍后来干脆给自己取表字为元叹 。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日子里,除了学生顾雍,音乐是蔡邕孤独的伴侣,是支撑他在黑夜中前行的动力之泉 。
一天,蔡邕行至吴地,即今江浙一带,看到有人在烧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巨大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料,于是讨来做成了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
木头的尾部已经被烧焦了,这把琴便被人们称为“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合称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汉代,这把琴一直被皇宫收藏,存于后宫内库中 。
据说到了齐明帝在位时这把琴还在,古琴高手王仲雄曾经弹奏过它 。王仲雄连续弹奏了5天,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齐明帝 。这把琴后来传到了南唐中主李璟的手中,李璟后来又赠给了大周后 。南唐后主李煜死后,这把琴归宋皇室所有,传说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曾经收藏过 。再往后,就不知所终了 。
五、周历三台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了,不久军阀董卓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个武人,但也想干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所以,他掌权后迅速起用了一批名士,给自己装点门面 。
蔡邕作为本朝最具知名度的大学者,自然在董卓的名单上,但他仍在外面逃亡,董卓于是派人寻找,竟然找到了 。董卓想把蔡邕请到洛阳来给予重用,但蔡邕对政治已心灰意冷,于是以有病为由推辞 。
董卓大怒,让人放出狠话:“再不来,我可以灭人一族!”蔡邕恐惧,只好来报到 。董卓转而大喜,他听人说蔡邕学问好、名气大,于是格外拢络,任命蔡邕为太学祭酒,相当于太学的校长 。第二天,又升蔡邕为侍御史,相当于朝廷监察专员 。第三天,再升任蔡邕为治书御史,相当于朝廷高级监察官,但随即又升任他为尚书,相当于朝廷秘书处负责人 。
蔡邕拿着任命诏书刚要去尚书台报到,有人告诉他不用去了,因为朝廷当天又下了诏,升任他为侍中,相当于部长级的皇帝高级顾问 。尚书寺、御史寺、侍中寺都是朝廷的中杻机构,合称“三台”,蔡邕仅用了3天时间就游历了“三台” 。
六、犯上进言
董卓掌权,引起了天下的公愤 。袁绍、韩馥等人组成关东联军讨伐他,被迫无奈,董卓挟持新继位的汉献帝刘协迁都长安 。蔡邕也随朝廷来到了长安,职务仍然是侍中 。
到长安后,董卓一改之前重用士人的做法大肆封拜亲属,他的弟弟董旻被任命为左将军,封鄠侯,他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兼任中军校尉,掌握兵权,还有不少董家的人当了大官,一上朝,董家人能站成一排 。连董氏家族抱在怀里的婴儿也都封了侯,颁发金印紫绶,小孩不懂那是什么,拿着当成了玩具耍 。
董卓封自己为郿侯,郿县在长安以西260里,即今陕西省眉县,董卓在此筑起高坛,边长2丈多,高五六尺,坛成,让他一个外孙女乘着轩金华青盖车来到这里登坛,在郿县的文武官员,包括都尉、中郎将、刺史等高级官员都到车前,引导着这个小女孩上到坛上,董卓让侄子董璜为使者亲自颁发印绶 。
董卓还在郿县修筑了一座城堡,号称郿坞,城高与长安城相等,里面储藏够30年吃的粮食,对外宣称:“大功如可成,就称雄天下;如果不成,就守着它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