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最后一相张九龄为何罢相( 二 )




唐玄宗是个很有识人眼光的皇帝,在开元年间,他任命的宰相,大多成了名相,而张九龄也是其中之一 。那么,张九龄的风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仪容仪表 。张九龄是个很注重仪容仪表的人,无论是在家还是上朝,还是外出办公,始终都保持着一种风度翩翩的姿态 。不管什么时候,都表现出一种神采奕奕的样子,而且衣着整洁,温文儒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外貌、举止或许可以被模仿,但气质是绝对模仿不来的 。
二、正直的为人和卓越的远见 。在张九龄一代,他的政治远见有种媲美诸葛亮的能力 。当他初见安禄山的时候,张九龄就认定这个人将来一定是祸害唐朝的人 。而果真,安禄山叛乱了,被平定后,张九龄执意要杀了他,但当时皇帝并没有同意 。几十年后,安禄山再次叛乱,把已经七十多岁的唐玄宗逼往四川 。这时,唐玄宗才想起了张九龄的劝告,后悔不已,题了一副对联纪念他:蜀道铃声,此己念公真晚矣;曲江风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
张九龄墓
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墓地位于广东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是广东省最具代表性质的,硕果仅存的唐代大型墓葬群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少有才名,为官清正 。曾预言安禄山必反 。


在和李林甫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罢相 。四年后,在回乡扫墓时病逝于自己家中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思念张九龄,曾派人来到他的墓前祭奠,并追赠其司徒 。其后唐玄宗任命宰相,总要问过此人的风度和张九龄相比如何 。
张九龄之墓的性质是张氏家族的墓葬形式,在他葬在一起的,还有其妻子卢氏,弟九皋、九章等 。1919年,国民政府重新修缮了张九龄墓群,重建张文献公祠,重刻墓碑、神道碑、墓道界碑和杜甫的八哀诗等 。1960年,因墓群在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清理挖掘,但挖掘出来的文物寥寥无几,经过现场勘查,张九龄之墓在本次挖掘前已经遭到过盗墓 。1978年,该墓群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张九龄墓是以砖室结构为主,分成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 。墓室以四角攒尖式,长8米左右,宽5米左右,高5.35米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四壁和甬道绘有大量的唐代侍女蟠桃园笔画,这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是极其珍贵的唐代壁画文物 。在墓前伸到上,原有两座石像,今已损毁,现改成了唐代岭南节度使徐浩题写的神道碑和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故右仆射相国张九公龄诗》 。在张九龄的墓下飨堂,刻有明清时期的大量碑刻,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物 。分成很多种,有的是自己取,有的是别人取,有的是皇帝赐,以及死后的谥号等 。通常,字和名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而字是对其人名的一种释义 。如关羽,字云长,取的就是一飞冲天的含义 。
张九龄,字子寿 。九龄,大概是有九十高龄的意思 。表达了张九龄的父母对孩子的祝福,愿他健康长寿 。子,在古语中一般是对男子的美称 。比如杜甫,字子美 。甫是对男子的美称,子不解释,美就和甫对应 。同样,张九龄字子寿,子不释义,寿和九龄对应,长寿、高寿的意思 。


【开元盛世最后一相张九龄为何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