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能装的十大天才:谁最能骗人!

No.10王文韶:装聋
王文韶(1830~1908年),清末大臣,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祖籍上虞梁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 。咸丰二年进士,权户部主事,同治间任湖南巡抚,光绪间权兵部侍郎,直军机,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奏设北洋大学堂、铁路学堂等,旋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至政务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王文韶装聋也装得“奇妙” 。
王文韶,官运亨通,显赫一时 。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王文韶一进入清廷权力中枢军机处后,就“耳聋愈甚”,一日,二大臣争执一事,相持不下 。西太后问王文韶意见如何,他莞尔而笑,不做答复 。西太后再三追问,他仍笑而不答 。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他仍笑如前 。
很显然,王文韶装聋意在躲事避风头,首鼠两端,谁也不得罪,以此来避免被同僚倾轧 。但与杨信装哑不同的是,王文韶的装聋被人识破了,并因其圆滑模棱至极,被讥为“琉璃球”、“琉璃蛋” 。但识破归识破,讥讽归讥讽,王文韶做官却做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只升不降 。
王文韶
No.9 杨信:装哑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玩了一回“杯酒释兵权”的把戏,便解除了将他黄袍加身的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的兵权 。紧接着,赵匡胤起用张琼担任殿前都虞侯这一重要军职,但仅过了两年,这位救过赵匡胤性命、性情耿直的都虞侯便遭人诬告,最后被迫在狱中自杀身亡 。之后,这一要职由既没有战功也没救过皇帝性命的杨信顶替 。
杨信上任不久,就突发哑病,口不能言 。好在杨信有个贴身家童能够准确“破译”杨信的哑语,每当杨信入朝上奏,或传令军中,只需杨信手掌比划几下,家童就能把杨信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丝毫不影响杨信运转自如地掌控军队 。于是赵匡胤更加信任杨信,不仅保留了杨信的官职,而且于翌年授予杨信节度使一职,后又将殿前司的高级职位也交给了他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哑了11年的杨信竟然在临死的前一天奇迹般地“康复”了,向前来探望他的宋太宗赵光义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深切感念两朝的知遇之恩 。
至此,时人才知道,原来杨信在装哑,为了避免其前任的覆辙而装哑 。事实上,杨信“装”成功了,而且“装”来了荣华富贵,“装”来了大权在握,并得以善终 。可见,在专制政体下,官员要保命保官保富贵,就得装,像杨信那样装哑 。由此,封建官场才形成蔚为壮观的“装”文化、“装”技巧、“装”艺术,譬如被视为官场“宝典”的“多磕头,少说话”即是一个生动的明证 。
杯酒释兵权
No.8 管宁:装义
管宁(158~241年),字幼安,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辽东避乱 。他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于是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后来中原渐渐安定,到辽东的人们纷纷回乡,惟独管宁仍不打算离开,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 。正始二年(241年),管宁病故,时年八十四岁 。著有《氏性论》 。
在华歆锄地时刨出金子时,管宁虚伪地表示不屑一顾 。东汉末年的生活水平之低,金块的价值几何,即便不愿意自己使用,也大可以拿出救济贫民 。而此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所谓“高义”,做出对此物不屑的举动,虚伪而反常态 。后来两人读书时,传来喧闹声,华歆去看个究竟,此人又一次虚伪地给华歆强加贪图富贵的帽子,更以彼非吾友的高姿态,做出割席断交的举动,如果这是真实的事情,那么估计全国也没有几个可以做此人之友,因为看了一眼喧闹声就给别人挂上臭名而断交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华歆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人呢?三国志说华歆“清纯德素”,他位极人臣,却终生廉洁自奉 。将曹操赠送的礼品全数送还,魏文帝时,华歆官拜相国,但“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那么管宁呢,终生碌碌无为,可笑他还曾经说出钱财要靠自己努力所得,不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努力的,用一次次拒做官来给自己维护虚伪的道德准则,而无视当时东汉末年百姓荼毒的现状 。说此人高义,不如说此人自私而虚伪,以诋毁朋友,无视苍生为自己树立牌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