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被《三国演义》严重坑害的一位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英雄,同样也坑害了不少名人,周瑜、王朗、张昭、鲁肃等等都深受其害 。张飞也同样不能幸免,罗贯中甚至于把他的名字都弄错了……
张飞第一样因误导而受损的东西,就是他最基本的权利——姓名权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讲解张飞,首先当然要弄清楚他真实的名字是什么 。《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 。少与关羽俱事先主 。”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 。“益德”的益,是增益的益,收益的益,利益的益 。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 。名是用来彼此相区别,张三李四,避免混淆 。而字,后世叫做表字,主要用途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礼貌 。大体的规矩是:称呼别人,一般要称他的表字,以示尊重 。称呼自己,则要称名,以示谦虚 。
网络配图

【张飞:被《三国演义》严重坑害的一位人物】比如刘备在提到诸葛亮时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而诸葛亮向后主上奏《出师表》,开头就是“臣亮言”三个字,这见于《文选》卷三十七 。名和字,总有意义上的某种联系 。张飞的益德,意思就是不断增加品德 。不断增加品德,将来就能腾飞,这正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体现,完全是有密切联系的啊 。当时的人,用“德”字来取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庞德、庞德公、刘玄德、曹孟德 。这实际上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盛行的折射和反映 。但是,张飞的名字,上千年之后却被人擅自改了 。是谁这样胆大呢?就是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 。
罗贯中大概以为,你张飞要飞,没翅膀怎么飞?看你二哥关羽,都有长羽毛的翅膀,你也应当有翅膀嘛!于是自作主张,把人家张飞的表字改了 。怎么改呢?改成羽翼的翼,意思也是翅膀,这不就同关羽的羽,配成了一对羽翼了吗?这样你们两个,既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也是刘备的一对翅膀 。所以《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说:“姓张,名飞,字翼德 。”你会说了,那么这会不会是偶然的笔误呢?回答是否定的 。
因为书中多次提到张飞的表字,都是羽翼的“翼”,可见绝非偶然,而是存心 。这样一改,不仅破坏了张飞原来名字的文化含金量,而且从此谬种流传,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三国迷 。弄得现今的游客,甚至还是很有文化的诗人,到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张飞塑像前面的说明牌上,按照史书写的是“字益德”,还说是没文化,写错了 。这里纠正谬种流传的名字,意图有二:一是为这位在咱们四川曾经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张飞张益德,正儿八经维护一回长期受损的姓名权;二是就从最基本的名字开始,好好认识一下真实张飞的英雄本色 。
张飞第二样因误导而受损的重要东西,而且扭曲最严重的东西,就是他真实的形象 。后世流传的张飞,被弄成了一个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与程咬金、李逵有一拼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却完全不是如此 。证据不用多举,只消来看张飞第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也就是义释严颜的江州之战,就会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刘备喧宾夺主,动手攻占益州 。益州的军政长官刘璋在成都顽强抵抗 。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 。江州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了 。
古往今来,从江汉平原进入天府之国,最近便的交通大动脉就是长江 。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江州城下 。江州,在现今的重庆市区,当时是巴郡的首府 。不过,江州虽然地位重要,这时的防守兵力却相当薄弱,因为刘璋的主力兵团,已经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 。因此,张飞很快就将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对方的主将严颜 。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记载的生动一幕 。张飞责骂被捆绑的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我们大军来到,为何不举手投降还敢出兵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