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刘邦夺天下的韩信为何被安上谋反罪名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 。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 。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 。后又投奔汉王刘邦 。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
韩信剧照
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第二年,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楚都彭城 。
此后,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外线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以一万之众大破二十万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攻占齐地后,韩信被封为齐王 。
公元前202 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 。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 。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 。在这一段索寞的日子里,他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 。公元前196 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 。
韩信之死分析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安长乐宫 。韩信是赫赫有名的“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缘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许多人把他的悲剧归结为领导的狠毒,因此有“鸟尽弓藏”之说 。然而,细细探究这段史实,我们发现,韩信并非那么无辜,他的下场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 。具体说,他至少走了以下四招职场臭棋 。
韩信争夺功劳
韩信投奔刘邦后,在萧何的力荐下,被拜为大将军 。他也不负众望,为刘邦攻取了三秦之地,又打下了赵国 。随后,他奉刘邦之命进攻齐国,刘邦自己则率军与项羽决战 。可等韩信率军到达齐国边境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齐国已经降汉 。原来刘邦命令韩信出兵的同时还派了一个辩士郦食其,此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归顺刘邦 。此时,双方已谈好了投降条件 。但是,韩信的谋士蒯通给韩信出主意,说将军您东征西讨不过打下五十多座城池,郦食其一个书生靠耍嘴皮子就拿下了齐国七十余城,您的功劳难道还不如他?何不继续进攻?韩信觉得有理,于是率军突袭齐国 。齐王听说后大怒,烹杀了郦食其 。因为齐国没有设防,很快就被韩信占领了 。
韩信画像
【助刘邦夺天下的韩信为何被安上谋反罪名】看,就因为对郦食其的贡献不服气,为了和郦食其争夺功劳,或者说得更明白些——为了自己的利益,韩信就让那么多人流血牺牲!显然,此时,刘邦正与项羽处于战争胶着状态,他是不希望节外生枝的 。作为领导,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是,下属马上结束手里的工作赶来帮助他 。可是,韩信的不顾大局的擅自行动打乱了刘邦的整个工作部署,让他措手不及 。可以说,韩信与别人争功、为自己谋利的行为,种下了他和领导日后冲突的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