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北府军:挫前秦抗北魏捍卫东南半壁江山!

377年 , 前秦天王苻坚在名相王猛的辅佐下 , 先后攻取了东晋的梁、益二州 , 北并代国 , 西兼前凉 , 远征西域 , 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苻坚志在天下一统 , 因此频频对僻居东南的东晋用兵 。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 , 东晋宰相谢安推荐其侄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 , 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 镇守广陵 。谁也不会想到这将是一个改变历史的选择!
当时广陵、京口地区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 , 他们心恋故国 , 因而勇猛无比 。谢玄到任后 , 在这些人中召募劲勇 , 组建了一只新式军队 , 许多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均加入了这支队伍 , 如刘牢之、刘裕、檀道济等人 。379年 , 谢玄率领这支军队改镇京口 , 京口又名北府 , 因而将其军命名为北府军 。
383年8月 , 前秦天王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 , 开始大举南侵 。大军压境之际 , 谢石、谢玄率8万北府军迎战 。11月 , 北府军前锋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大败秦军 , 斩杀秦军主将梁成及其所属五万军队 , 取得洛涧大捷 。不久后的淝水之战 , 谢玄率领八万晋军 , 击溃了苻坚、苻融所统率的前秦二十五万大军 , 苻融当场被斩杀 , 苻坚身中数箭 , 落荒而逃 。
此战后 , 强盛一时的前秦土崩瓦解 , 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统一中国 , 但却出兵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 , 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 , 保住了东南半壁江山 , 也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谢氏领导的北府军为此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
淝水之战使得谢氏的名誉达到了顶点 , 东晋孝武帝开始逐渐不信任谢氏 , 他先后解除谢安的宰相职务 , 以及谢玄的兵权 。孝武帝任命自己的兄弟司马道子为相 , 总理朝政 , 同时任命自己的妻兄王恭统帅北府军 。此后王恭与司马道子发生矛盾 , 北府军成为朝廷内部火并的工具 。之后北府军司马刘牢之在得到司马道子的许诺后 , 将王恭杀死 , 成为北府军的新统帅 。
399年 , 孙恩、卢循发动农民起义 , 起义军迅速占领江东八郡 。东晋朝廷见起义军声势浩大 , 急忙派刘牢之率北府兵前往镇压 , 孙恩战败后自杀 。在对付孙恩的起义军中 , 一位将领脱颖而出 , 此人就是后来的宋武帝刘裕 。
402年 , 东晋朝廷的执政者司马元显决定讨伐准备拥兵叛乱的桓玄 , 派出刘牢之为前锋都督 , 率北府军征讨 。刘牢之也是位军事天才 , 政治上的弱智 , 他接受桓玄的许诺 , 选择背叛朝廷 。最终桓玄北齐诺言 , 大肆杀戮北府军将领 , 军队责备桓玄瓜分 , 刘牢之被迫自杀 。
404年 , 北府军将领刘裕在京口举兵 , 反抗桓玄 , 重建北府军 。北府军在刘裕的统帅下 , 再次大显声威 。灭南燕、平后秦 , 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 , 如果不是刘裕选择返回江南 , 甚至大有重整天下之势 。刘裕死后 , 北府军依然是刘宋王朝抵御北魏的重要军事力量 。436年 , 北府军最后一员名将檀道济被杀 , 至此这只由流民组成的精锐军事力量才正式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