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内容是什么?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答 。齐景公又问一次 , 还是不答 。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 , 都以为是贤人 。今我问你 , 你不回答 , 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 , 不足以认识贤人 。虽如此 , 晏婴听说所谓贤人 , 进了别国 , 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 , 调和上下的怨仇 。孔某人到楚国 , 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 , 而把石乞献给他 。国君几乎身亡 , 而白公被杀 。
晏婴听说贤人不虚君主的信任 , 拥有民心而不作乱 。对君王说话必然是对别人有利 , 教导下民必对君上有利 。行义可让民众知道 , 考虑计策可让国君知道 。孔某人精心计划和叛贼同谋 , 竭尽心智以行不正当的事 。鼓励下面的人反抗上面 , 教导臣子杀国君 , 不是贤人的行为啊 。进入别国 , 而与叛贼结交 , 不符合义 。知道别人不忠 , 反而促成他叛乱 , 不是仁义的行为啊 。避人后策划 , 避人后言说 , 行义不可让民众知晓 , 谋划不让君主 知晓 。臣晏婴不知道孔某人和白公的不同之处 , 所以没有回答 。”景公说:“啊呀!你教给我的很多 , 不是您 , 则我终身都不知道孔某人和白公相同 。”
齐景公问晏子“孔子为人怎样?” 晏子为何不答
孔子到齐国 , 拜见景公 。景公高兴 , 想把尼溪封给他 , 来告诉晏子 。晏子说:“不行 。儒家 , 傲慢而自作主张 , 不可以教导下民;喜欢音乐而混乱人 , 不可以让 他们亲自治民;主张命而懒于作事 , 不可以让他们任官;崇办丧事哀伤不止 , 不可以使他们热爱百姓;异服而作出庄敬的表情 , 不可以使他们引导众人 。孔某人盛容修饰以惑乱世人 , 弦歌鼓舞以招集弟子 , 纷增登降的礼节以显示礼仪 , 努力从事趋走、盘旋的礼节让众人观看 。学问虽多而不可让他们言论世事 , 劳苦思虑而对民众没什么好处 , 几辈子也学不完他们的学问 , 壮年人也无法行他们繁多的礼节 , 累积财产也不够花费在音乐上 。
【解析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内容是什么?】多方装饰他们的邪说 , 来迷惑当世的国君;大肆设置音乐 , 来惑乱愚笨的民众 。他们的道术不可公布于世 , 他们的学问不可以教导民众 。现在君王封孔子以求对齐国风俗有利 , 不是引导民众的方法 。”景公说:“好 。”于是赠孔子厚礼 , 而不给封 地 , 恭敬地接见他而不问他的道术 。孔某人于是对景公和晏子很愤怒 。
于是把范蠡推荐给田常 , 告诉南郭惠子 , 回到鲁国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 , 齐国将伐鲁国 , 告诉子贡说:“赐 , 现在是举大事的时候了!”于是派子贡到齐国 , 通过南郭惠子见到田常 , 劝他伐吴;以教高、国、鲍、晏四姓 , 不要妨碍田常叛乱;又劝越国伐吴 国 。三年之内 , 齐国和吴国都遭灭国的灾难 , 死了大约上亿人 , 是孔某人杀的呀 。
齐景公问晏子“孔子为人怎样?” 晏子为何不答
孔某人做了鲁国的司寇 , 放弃公家利益而去侍奉季孙氏 。季孙氏为鲁君之相而逃亡 , 季孙和邑人争门关 , 孔某把国门托起 , 放季孙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