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中期李愬是如何雪夜平蔡州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 。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 。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 。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 。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 。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 。
李愬的画像
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将 。李愬因为父亲的战功,得以加官进爵 。在李晟去世后,李愬和哥哥一起为父亲守孝三年,期满后,才入朝为官 。恰吴元济作乱,朝廷先后派出高霞寓、袁滋等人前去平定,皆无战功 。李愬自告奋勇,接替了唐西路军的统帅 。
李愬到任后,一方面安抚士兵,一方面接连攻打吴元济在蔡州以西的军事据点,攻下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等地,俘虏了敌将丁士良、李忠义、李祐等人,将他们收为自己麾下的战将 。
之后李祐见奇袭蔡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率领自己亲自训练而成的三千精兵,在奇寒的天气下疾行数十里,冒着大雪占领了蔡州城 。而当李祐占领蔡州的时候,吴元济却不以为然,他认定李祐不可能这么快攻下蔡州 。直到唐军的号令传到蔡州内城之下,吴元济才开始准备抵抗,但为时已晚,为祸数十年的淮西遂被平定 。
此后,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又叛,唐宪宗令李愬前去平定,李愬和李师道连续十一战皆捷,斩杀万余名叛军 。最后李师道被自己的部将刘悟所杀,李师道之乱被平定 。
公元820年,李愬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 。第二年,幽州、镇州又发生了叛乱,田弘正被杀 。李愬恰逢病重,他将自己的佩剑交给牛元翼,让他指挥平定叛乱 。但由于李愬没能亲自指挥,所以未能建功 。同年十月,李愬在洛阳去世,年仅49岁 。
李愬怎么读
李愬是唐代中期的名将,首平淮西,再平李师道,镇魏博,为唐中期的统一有巨大的贡献 。但是李愬怎么读呢?
《李愬传》的封面
李愬,用汉语拼音标注为lǐ sù 。因为李愬是唐代中期人,而李姓是唐朝的国姓 。由此可以推论,李愬的先辈或是唐室的宗亲,或是立有战功,被唐王室赐姓 。
因为“愬”这个字比较少见,也并非常用字,因此有很多人不知道李愬怎么读 。其实这个字在字典中有两个读法,一种是sù,另一种是shuò 。一般在用这个字的时候,根据语境,两个读音有不同的解释和意义 。
首先来说一下shuò这个读音 。当念成这个读音的时候,其表达的意思是恐惧的样子 。在《公羊传.宣公六年》中,提到有“愬而再拜”这个词,也就是恐惧在下拜行礼 。当时这个字的读法和含义有些用于名字中明显有些不太好 。试问有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一生生活在恐惧和害怕之中的呢?因此,在李愬这个名字中,应该被读为sù 。
“愬”字sù读音,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通假字使用,同“诉” 。因此读成sù的时候,它可以被释义为诉说,倾诉 。比如在《论语?颜渊》中,有“肤受之愬”之言 。在《诗经?邶风?柏舟》中,有“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一句,可以解释为我本想想要向郑玄是诉说情况,谁知道他正好心情不太好 。
除了诉说,倾诉的意思外,这个字还有向,往的意思,如潘岳在《西征赋》中一句“愬黄巷以济潼” 。
因此,相对shuò读音来说,sù读音比较符合用于名字的习惯 。
李愬雪夜平蔡州
李愬雪夜平蔡州是唐朝中期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对唐军平定淮西吴元济作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一次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历史典故,是一场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