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如何管控北京人口:京官卸任必须返乡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 , 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 , 到洪武八年 , 即公元1375年为14.3万人 。永乐十九年 , 即公元1421年 , 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 , 依南京之例 , 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 , 各城置兵马指挥司 , 隶属都察院 , 为稽察京师地方治安的机构 , 户籍人口也属该机构管理 。
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 , 明朝北京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据《北京晚报》有关文章:到嘉靖年间后期至万历年间初 , 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 , 其中内城8.46万户 , 外城4.94万户 , 以每户5口人计 , 则明代中后期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 , 如果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 , 到了明朝后期 , 京城人口已达18万户 , 85万人 , 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 。为此 , 明代朝廷从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 , 隆庆、万历年间仍继续了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 。
一、明代疏解京城城市人口的三大政策:整治关厢 , 遣散游民 。
一是外迁京畿卫所军士去边戍屯居 。永乐至宣德年间 , 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 , 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 。为疏解城市人口和加强防御 , 弘治年间便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 , 实行边戍屯居 。朝廷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也称“九边”) , 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 , 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 。他们大多亦兵亦农 , 战时打仗 , 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 。如今京郊及周边地区以“营”、“堡”、“卫”、“房”而称的地名 , 相当一部分与当年的卫所军士迁离京师、戍边屯居有关 。
二是将当初从外省移民到北京的部分人口劝返回原籍 。朱棣称帝初期 , 为巩固自己的政权 , 曾实行移民政策 , 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 , 仅永乐初期就迁移了两万多户 , 达数万人 , 充实了京城及京畿的人口 。但随着人口膨胀 , 那些外来移民就成了疏解对象 。为了鼓励移民返乡 , 朝廷实行了较为优惠的政策 , 其中之一就是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远近 , 给予一定的路费和安置费等 , 所以不少人愿意返乡 , 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有不少人返回故乡 , 其中以来自山西的移民居多 。据记载 , 城西有杨氏大户 , 自山东济宁移民进京70余年 , 家中尚有百岁老母 , 为此主动率全家20多口人返乡 。顺天府尹闻之上报朝廷 , 万历皇帝特赐金匾一块 , 上书“仁孝”两个大字 , 并赐银千两 , 予以褒扬 , 实为鼓励移民返乡 。
三是整治关厢 , 遣散游民 。何谓“关厢”?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在地曰坊 , 近城曰厢 。”即城门外大街及其附近地区为“关厢” , 也就是泛指城门外两三里之内的居民聚集地 。早年间老北京城的城门外都有关厢 , 也是大量商贩和无业游民聚集地 。从隆庆年间开始 , 朝廷令顺天府会同五城兵马指挥司整治关厢内外 , 并令所辖大兴、宛平二县配合 。将整治重点锁定于永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关厢 , 因这四个城门处于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 , 城门内外聚集的人员最多 。特别是德外关厢元大都时在城内 , 明朝建城时将大都北城墙往南移了五里 , 于是北边原本城内的五里地被划到了城外 。因此 , 德外关厢区域最大 , 居住人口最多 。顺天府制定了三条整治政策:其一 , 没有“京籍” , 即北京户口者 , 须搬至离京百里外的地方;其二 , 房子可以拆走 , 如愿意空手出门 , 可以领到一些补偿款 。其三 , 有“纳户执照”者 , “营业者不得超过五人 , 超者裁之 。”经过几年的整治 , 到万历初期 , 各关厢内外居民大为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