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如何管控北京人口:京官卸任必须返乡( 二 )


二、清朝采取多项措施疏解北京人口:严格控制外省驻京的官员 。
清顺治元年 , 即公元1644年 , 清廷定都北京后 , 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 , 但顺治初定都北京即于内城“分八列旗 , 拱卫皇居” , 并迁移内城汉人之官民商贾于外城 , 推行兵民分城居住 。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1.7万户共55.6万人 , 其中内城八旗人口计约8万户共40万人 。
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定 , 北京人口不断增加 。一是关外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居民不断迁往北京;二是外省到京城谋生的人不断增加;三是进京投亲靠友的外省人增多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乾隆末年 , 即公元1795年 , 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5.74万户 , 74万人 , 其中内城约11万户 , 50万人 , 外城4.74万户 , 24万人 。
面对北京“户口日繁 , 待食者众 , 无余财给之 , 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压力 , 清政府从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
首先是将部分驻防在内城的八旗兵丁及家眷移至外城或郊外 , 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和镶蓝等旗分别建房于城郊 , 移内城兵丁携眷分驻 , 至乾隆中期 , 清政府于四郊建造营房累计达4.8万多间 , 派驻京师八旗子弟人口总计约8万余 。其中雍正二年 , 即公元1724年在圆明园建造营房1万间 , 分驻八旗护军5700多人 。乾隆十四年 , 即公元1749年 , 于香山设立健锐营 , 常规编制2000多人 , 另有家眷等 。乾隆三十五年 , 即公元1770年 , 设蓝靛厂火器营 , 有各种营房、官房1700多间 , “额设鸟枪护军二千六百四十三人 , 养育兵七百零八人 。”同时还将部分八旗兵丁及家眷派驻北京之外的省份驻防 , 雍乾两朝先后迁出驻防官兵及家眷约计9万余人 。
随着京城八旗人口的膨胀 , 京师闲散旗人的生计越来越困难 。清琴川居士所辑《皇清奏议》称:京城“房地减于从前 , 人口加于十倍……虽百计养之……终非久远之谋 。”京师闲散旗人“举数十万不士、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 , 安坐而仰食于王家 , 而可以为治者” , 所以这些闲散旗人被视为重点疏解对象 。据史籍记载:雍正二年 , 以京畿新城、固安官地341顷制为井田 , 令无业旗人屯种 。乾隆二十一年 , 即公元1756年 , 再次疏解闲散旗人 , 原定计划三千户 , 分为六起 , 每年派遣一起 , 每旗500 户 , 仍是按旗摊派 , 而且规定要“择其族众 , 有眷属者拣派” , 眷属一律不准留京 。四年间 , 从北京遣往拉林 , 即今日黑龙江省五常市、阿勒楚喀 , 即今日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京旗闲散人有两千多户近万人 。雍正至道光四朝 , 前后又迁移京师闲散旗人包括闲散宗室约两万人 , 于东北及畿辅等地屯种 。
清康熙及雍正年间初期 , 有大量外省人涌入北京 , 谋取生计 , 被称之为“流民” , 由此使京城人口迅速增加 。为此 , 雍正初年提出“就食京师流民 , 清查口数 , 资送回籍” , 此后又规定:“闲散游荡 , 立宜摈逐 。惟候补、候造之人 , 读书之人 , 贸易生理之人 , 方可听其在北京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