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一世英名毁在儿子和司马迁手里

秦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少有的英明君主 。但凡做君王的,英明睿智就容易刚愎自用,雄壮勇武难免残忍暴虐,秦穆公却是个少有的例外 。他雄才大略却礼贤下士知错必改,雄壮勇武却宽仁大度常常以德报怨 。有史为证:
网络配图
【秦穆公一世英名毁在儿子和司马迁手里】珍惜人才 。百里傒是虞国的亡国之臣,被晋献公当做奴隶送给秦国 。百里傒逃跑被楚国人拿获 。秦穆公素闻百里傒有才能,想用重金将他赎回,又担心楚国人醒悟不给,便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傒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 。”楚王不察,便送还百里傒 。此时百里傒已经七十多岁了,秦穆公亲自解除了对他的禁锢,与他探讨国家大事 。百里傒推辞说:“我乃亡国之臣,不值大王询问?”秦穆公道:“虞君不用子,所以亡国 。此非子罪也 。”秦穆公坚持向百里傒询问治国之道,君臣畅谈数日,收获良多,之后秦穆公便授百里傒以国政 。在那个君臣父子讲门第论出身的年代,如此不以贵贱,不论出身,唯才是举,传为千古美谈 。
敢于担当,知错必改 。秦人的祖先最早受封于甘肃天水一带的犬丘,四面是秦岭大山,土地贫瘠,人口凋敝 。秦国人审时度势,只有向东发展,才能得地利不断壮大 。秦穆公三十三年,派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兵东进取攻打郑国,结果三将兵败被俘 。论起这次兵败,直接责任完全是因为三将擅自更改进攻目标,不去攻打郑国,却袭占了友邦晋国的滑邑,于是晋君震怒,发兵来攻,已而大败 。
网络配图
如此,秦穆公完全可以推卸责任,将三将问罪处斩 。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动承担失败的责任 。秦穆公亲自穿着白色的丧服,到郊外迎接三位败将,公开承认错误:“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之后秦穆公恢复了三个人的官职俸禄,更加厚待他们,这才有后来三将破釜沉舟,大败晋军的胜利 。
以德报怨 。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继位为晋惠公,即位之后却背弃诺言,不肯割让河西八城给秦国 。有人谏言叫秦穆公趁其立足未稳,发兵攻打晋国,秦穆公没有采纳 。三年后晋国大旱,派人来向秦国借粮 。有人又建议不予粮食,“因其饥而伐之” 。秦穆公又没有采纳,而是决定支援晋国粮食以解百姓饥荒 。水陆并进,“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然而,秦穆公的这些善举却并没有换来晋惠公的感恩戴德 。
两年后秦国粮食歉收,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采纳大臣的建议,“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发兵攻秦 。两军战于韩地,结果秦军大胜,还俘获了晋惠公夷吾 。对此忘恩负义之人,此时秦穆公正可以杀之以解心头之恨 。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诸侯之礼待之,与晋国订立盟约,送其回国 。晋惠公夷吾受此感动,回国之后履行诺言,把晋国河西的土地赠与秦国,并派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 。秦穆公也开疆扩土,使秦国东部边界抵达黄河 。
网络配图
宽仁恤民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岐山下的农民抓到了杀吃了 。官吏拿住杀马吃肉之人,要加以法办 。秦穆公闻报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 。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洒会伤身体 。”于是下令,不仅赦免了这些人的罪过,还派人赐酒 。想想今天一些土豪,养条狗咬了人叫人踢几脚,还要仗势打人,秦穆公何其宽大仁慈、体恤百姓?
雄才大略,英勇威武 。秦穆公经常身先士卒,带领士卒在战场上厮杀 。与晋惠公韩地一战,秦穆公杀入敌阵,因负伤而身陷重围,差点丢了性命 。在秦国的发展战略上,他审时度势,不是一味抱残守缺,在东进战略一时受阻时,巧妙地寻找敌之薄弱点开拓发展,“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