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忠臣当良臣:聪明人魏征如何给领导提意见( 四 )


碰巧 , 几天后黄河两岸的几个州突然爆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 满朝文武再也不敢提半个字 , 封禅之事就此不了了之 。可是在内心深处 , 李世民其实一直也没有放弃封禅的想法 。“终太宗世 , 未行封禅 , 然帝意亦非遂终止也 。”(《魏郑公谏录》卷二)魏征这次谏诤虽然得到了李世民的采纳 , 但此事多少还是伤及了皇帝的自尊心 , 所以那些日子李世民一直看魏征不顺眼 , 再也不觉得他“妩媚”了 。
有一天 , 可能魏征又因什么事情触怒了太宗 , 所以散朝之后 , 李世民怒气冲天地回到宫中 , 咬牙切齿地说:“找个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网络配图
长孙皇后大为惊愕 , 连忙问皇帝说的是哪个乡巴佬 。
李世民脸色铁青地说:“就是魏征!他经常在朝堂上当众羞辱我 。”
长孙皇后听完 , 一声不响地退回寝殿 , 片刻后就一身凤冠霞帔地来到皇帝面前 。李世民大吃一惊 , 问她怎么回事 。长孙皇后说:“臣妾听说 , 君王英明 , 臣子一定正直;如今魏征之所以敢直谏 , 正是由于陛下的英明 , 臣妾怎么能不道贺!”
李世民本来也没想杀魏征 , 他这么说其实只是发泄发泄而已 。现在皇后又给了他这么大一顶高帽 , 他当然更没有理由生气了 , 于是就把连日来的不愉快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长孙皇后实在是一个既贤淑又聪慧的女人 。因为此举不但保全了魏征 , 而且维护了皇帝的尊严 , 诚可谓一举两得!
古代有一种传说 , 说龙的咽喉部位“有逆鳞径尺 , 人有撄之 , 则必杀人” 。(《史记·韩非列传》)其实意思就是说绝大多数帝王都容不得臣子进谏 。所以 , 历朝历代因犯颜直谏、触逆龙鳞而被帝王诛杀的臣子不知凡几 。
然而 , 贞观一朝却人人敢于犯颜直谏 ,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太宗李世民确实具有从谏如流的见识和气度 。而魏征之所以在谏诤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 也是因为他知道太宗求谏的诚意和决心要远远大于历代帝王 , 因此必然需要像他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诤臣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魏征的谏诤行为也不完全是出于他的正直和勇气 , 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基于一种精明而准确的判断 。
关于这一点 , 魏征自己就曾经当着李世民和其他大臣的面坦言:“陛下导臣使言 , 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 , 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贞观政要》卷二)这确实是一句大实话 。
可想而知 , 以魏征那套“只当良臣、不当忠臣”的为官之道和处世哲学来看 , 假如李世民是一个猜忌刻薄的昏聩之君 , 那魏征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平庸之臣 。所以 , 只要李世民有成为明君的愿望 , 魏征必定就有成为诤臣的动力 。他们二者是相互需要、相互成就的 。用李世民自己的话说 , 他们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君臣相遇 , 有同鱼水 , 则海内可安”;又像是金矿与良工——“公独不见金之在矿 , 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 , 便为人所宝 。朕方自比于金 , 以卿为良工 。”(《贞观政要》卷二)如果我们问:李世民的“千古一帝”是怎样炼成的?那么从他自己的譬喻中 , 或许就能找到某种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