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曾国藩为什么会给皇上写家书内容又是什么?

1811年11月,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府一个小地主家庭 。兄弟5人,他排行老大 。除此,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28岁那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到京城礼部做了一位小小的职员 。在此期间,他投靠了一位亲王 。亲王向咸丰皇帝举荐,咸丰皇帝便派他回湖南老家组织湘军,用来对抗太平天国 。
曾国藩利用皇帝给他的军饷,很快在湘乡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敢打硬仗的军队 。不过,自军队组建之日起,曾国藩就养成了一种写家书的习惯 。无论工作多么忙,战争多么惨苦,环境多么恶劣,他都勤笔不辍,一天也不间断 。有一次,他的军队就扎住在湖南湘乡老家,军营距离他的父母兄弟不过六七里路 。可是,他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在灯下给父亲写信 。妻子不解地问:“你有什么话,骑着马一袋烟的功夫就到家了,何必要写信呢?”曾国藩看着一脸疑惑的妻子,笑而不答 。他写好家书,装进信封,让手下的人送到驿站,通过官府驿道寄回老家 。
【揭秘曾国藩为什么会给皇上写家书内容又是什么?】 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受到了一次次的嘉奖 。他的官越做越大,军队越来越强,钱财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显赫 。朝中的大臣们担心曾国藩会叛逆朝廷,便向咸丰皇帝上奏折,建议削减曾国藩的军权 。咸丰皇帝笑道:“曾国藩是一位有勇无谋胸无大志的草莽英雄,不足为患!”
大臣们不解,还要誓死进谏 。咸丰皇帝便拿出几封曾国藩写给父亲兄弟子女外甥的家书,在金銮殿读了起来 。曾国藩的家书上,写的全是要养猪、种菜、教育子女的琐事,就连家中的老母猪生了几个猪娃,长势如何,也要不厌其烦地写进去 。咸丰皇帝说:“只想着小家庭的曾国藩,怎么会想到谋反呢?”大臣们一听,心中的顾虑就消失了 。
可是,曾国藩的家书怎么会到了咸丰皇帝的手里呢?原来,清朝的特务机构非常盛行,遍布全国各地 。大臣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在特务们的监督之下 。据说,当时有一位大臣晚上跟家人一起打麻将 。打着打着,一张“2万”找不到了 。第二天,这张“2万”居然跑到了咸丰皇帝的手里 。曾国藩就是利用这些特务机构,写家书给咸丰皇帝看 。他的家书到了官府驿站,早被特务们偷偷地拆开,抄写一遍,送给了咸丰皇帝 。曾国藩在家书里把自己打造成一位胸无大志的俗人,这样才使咸丰皇帝解除了对自己的戒心 。
1862年,曾国藩带领湘军,攻破了天京(南京),打垮了洪秀全领导了农民起义军 。曾国藩进了天京城,烧杀抢夺,大饱私囊 。他把太平天国的所有财宝吞为私有,可以说是“金银如海,百货充盈” 。咸丰皇帝坐不住了 。他独自感叹说:“这个只懂种菜养猪的曾国藩胃口怎么这么大呢?送走了半个洪秀全,却来了一个更强大的曾国藩呀!” 。功高盖主必引祸端 。咸丰皇帝已经计划着要除掉曾国藩了 。
曾国藩当然懂得“敌国破,功臣亡”的道理 。他适时给弟弟修家书一封 。家书中赋诗一首:“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说,我的办公桌上,左边放着皇帝的嘉奖,右边放着别人告我的信函 。人生既不能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诽谤就垂头丧气 。我要效仿屠羊说,做一介凡夫俗子 。
这封家书很快又到了咸丰皇帝的手里 。咸丰皇帝看了这封家书,悬着的心稍稍得到了一些安慰 。曾国藩趁机向皇帝退出了一部分兵权,裁军4万,还把天京城让给朝廷的旗兵防守 。同时,他又用抢来的钱修建了贡院,以充官用 。一时间,朝野上下,都说曾国藩的好处 。咸丰皇帝终于放下了伸向曾国藩的屠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