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居易为之倾倒的一位爱哭男人

核心提示:哭,并不是男人的特长,但唐衢能哭得伤心,哭得动容,哭得周围的人六神无主,这的确是个硬功夫 。不过,从“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看,很多人是非常讨厌这个爱哭男的 。别人讨厌的人,白居易如此欣赏,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
网络配图
性格耿直的白居易并不是一个轻信于人的人,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人是白居易最相信最推崇的 。这个人自唐代至今在中国文坛走红千年,被历代的文人墨客重笔讴歌,有时甚至还要流下几滴感动的泪水 。这个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到底靠什么硬功夫让白居易为之倾倒?
这个人叫唐衢,河南荥阳人 。贞元十七年(801年),白居易游玩时于滑州李翱家和他不期而遇 。从白居易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其实他们仅一面之交,其后则是书信来往 。在这次仅有的见面中,白居易感觉相见恨晚,两个人同宿谈论了一夜,第二天喝过酒,唐衢又骑马送白居易远去,等到告别时,天色已黑 。从此,他们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相聚 。不过,在李翱家的这次会面给白居易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自此他对唐衢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敬重和崇拜的心情溢于言表 。
唐代的诗坛有赠与之风,关系不错的,写首诗寄去,表达友谊之情,这在唐代是常见的事 。白居易担任左拾遗时,曾写过一首《寄唐生》,赠与唐衢 。这首诗中有“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之句 。这里“君之徒”的“君”指的就是唐生(唐衢) 。此处白居易竟直白地在唐衢面前屈身称徒弟,可以想象,这首诗在当时带来了多么大的震动,给后人会留下了多么猛烈的冲击 。
屈身称徒只是一个开端,白居易第二次高调提到唐衢是在《与元九书》中,这是白居易被贬浔阳后写给好友元稹的一封书信 。信中写道:“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鲂死 。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 。”这段话告诉我们,真正能理解和读懂白居易的,整个世上也不过两三个人,有高兴死的邓鲂,哭死的唐衢,另外还有元稹 。可见,白居易的知心朋友并不多,而唐衢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评价其分量是何其重 。
推崇的高潮源于唐衢之死,白居易为这个只有一面之交的朋友,一口气写了两首诗表达追思,其情之切、意之浓蕴含诗的行间 。在《伤唐衢之一》中,白居易写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 。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 。”
网络配图
可见,白居易算是一个城府较深的人,平时的喜怒哀乐很少显露出来,可听到唐衢去世的消息后,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悲痛之情,这情已不仅是友谊,更很有些崇拜的味道了 。在《伤唐衢之二》中白居易写道,他担任谏官时作的诗文“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只有唐衢一个人才能读懂其中的深刻内涵,唐衢成了他最知心的朋友 。
白居易的“三部曲”证明,唐衢这个人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的确占有特殊的位置 。那么,唐衢究竟有什么真功夫值得白居易刮目相看呢?依常规眼光看,这位高人其实并不算高 。他一生没有官禄,没有地位,50多岁时,依然衣食无着 。他的诗作水平在诗歌横流的大唐,三流也算不上,据说他作诗千首,可没有一首流传后世 。按照白居易的说法,唐衢写的诗都因散落民间而遗失 。这样的说法似乎不能服人,因为唐代草根型诗人的作品中能万古流芳的并不鲜见 。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位高人的水平有问题 。
不过,说他高,是因为唐衢有一手超凡脱俗的绝活儿,就是中国男人最鄙视的哭鼻子 。《国史补》这样描述唐衢:“进士唐衢有文学,老而无成 。善哭,每发一声,音调哀切 。遇人事有可伤者,衢辄哭之,闻者涕泣 。尝游太原,遇享军,酒酣乃哭 。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 。”哭,并不是男人的特长,但唐衢能哭得伤心,哭得动容,哭得周围的人六神无主,这的确是个硬功夫 。不过,从“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看,很多人是非常讨厌这个爱哭男的 。别人讨厌的人,白居易如此欣赏,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