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一生最痛恨的人不是慈禧!光绪死前写下哪两字

光绪十分想念心爱的珍妃,传言他让小太监暗中给珍妃送信,偷偷相会 。每到此时,他更加痛恨出卖自己的袁世凯,临死之时,他不言不语,用手在空中写着“斩袁”两字 。
十九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 。皇后是慈禧做的主,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 。这个皇后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突眼露齿 。光绪极为不满,但也无奈 。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 。
失去母爱的童年
清宫医案的确告诉人们,光绪是病死的 。但是,从光绪死的那天开始,人们就怀疑他不是正常死亡,这也是事出有因的 。光绪虽与慈禧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 。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 。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在宣武门太平湖畔的醇郡王府的柳荫斋,其父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 。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
【光绪一生最痛恨的人不是慈禧!光绪死前写下哪两字】没有爱情的婚姻
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十六岁就要临朝亲政 。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之事已不可回避 。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帝权力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889年2月19日),十九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 。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的主,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 。这个皇后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突眼露齿 。光绪极为不满,但也无奈 。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通过皇后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
网络配图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 。瑾妃相貌一般,远远比不上珍妃,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格开朗,活泼机敏,颇有见地 。珍妃的入宫犹如一块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 。同时,珍妃又向光绪推荐了她的老师文廷式,这位素以评论时政、忧心国事的著名清流人士很有才华,颇有政治见地,他被光绪帝重用后,对光绪帝很有影响,引发了光绪帝要改革政治及摆脱束缚而有所作为的欲望 。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 。由此,也引发了他作为人君国主,希望在政治上摆脱束缚而有作为的欲望 。可这一点,是慈禧最不愿看到的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按慈禧本来的亲上加亲,以控制光绪帝的初衷才让自己的侄女为皇后 。然而强制的结果,却又适得其反 。
疾病缠身的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 。
光绪帝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失地赔款,这虽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加深了“母子”的不和,但也激发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 。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在珍妃的积极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授予康有为“专折奏事”特权 。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光绪帝到颐和园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明确表示要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北洋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政变,废除光绪帝,形势危急 。光绪帝当天就给帝党人物杨锐发下密谕:“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 。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进谏,太后更怒 。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朕十分焦灼,不胜期望之至 。特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