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作霖创建中国北洋军阀最强大舰队过程!

身穿海军中将大礼服的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和“镇海”号“航空母舰”
东北海军诞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拥有中国第一艘环球航行的巡洋舰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诞生在东北海军,“施来克”舰载飞机曾飞临上海轰炸……盛极一时的东北海军在近代中国的海军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
东北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其中沈鸿烈可谓居功至伟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北海军最后的分裂改投也与其有着莫大(博客,微博)的关系 。
沈鸿烈受命组建东北海军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西伯利亚地区一片混乱 。北洋政府为防范赤色革命蔓延至中国境内,筹划在黑龙江上建立一支江防舰队 。
1920年4月,成立不久的吉黑江防筹办处将3艘商船改造为“江平”号、“江安”号和“江通”号3艘浅水炮舰,并向中东铁路局借调巡船6号,改名为“利济”,江防舰队初具规模 。
随着俄国革命愈演愈烈,北洋政府决定壮大江防舰队的实力 。遂调“江亨”、“利捷”和“利绥”3艘炮舰及武装拖轮“利川”号,组成北上舰队开往东北 。1920年深秋,北上舰队抵达哈尔滨,与“江平”、“江安”、“江通”和“利济”4舰组成东北第一支常驻的正规海军舰队,正式命名为吉黑江防舰队,编有舰船8艘,总排水量约2200吨,直属于北京海军部 。
1922年,因北京政局混乱,海军部财政困难,吉黑江防舰队经费无着,欠饷已达10月余 。张作霖乘机筹谋,使吉黑江防舰队脱离海军部,划归东三省巡阅使公署领辖 。从此,揭开了东北拥有海军的序幕 。
张作霖原本对海军没有太大的兴趣,让他改变想法的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
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惨遭失败 。退经秦皇岛时,奉军受到直系海军的猛烈炮击,使得他们白天不敢通过,晚上不敢明灯 。此时,张作霖终于意识到奉军必须建立一支陆海空军协调作战的部队 。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东三省宣布保安自治,脱离北京政府,吉黑江防舰队改属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指挥 。1922年8月,张作霖决定在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内设立东北航警处,任命沈鸿烈为处长,管理东三省海防事宜 。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省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海军 。1911年回国后,被黎元洪任命为海军宣慰使,1912年任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20年任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参谋,后升任参谋长 。
沈鸿烈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 。据说,沈鸿烈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常参加摔跤训练 。由于体格矮小瘦弱,沈鸿烈每摔必败 。不过,他却从不言败 。每次被摔倒后,从不用手拍对方表示认输,而是想尽办法与对手周旋,使对方既不能脱身,也无法言胜,直到裁判员吹哨子勒令停摔,他才放手 。为此,同学们常戏称之“不败将军” 。
由于沈鸿烈治理舰队有方,加之这种永不言败的性格,深得张作霖的赏识,把组建东北海军的重任交给了他 。所有吉黑江防舰队、营口渔船保护局、鸭绿江水上警察局等先后也划归沈鸿烈指挥 。
东北海军统辖江海防两支舰队
沈鸿烈担任东北航警处长后,他便请来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建立起各级机构,并将一系列建军、扩军计划付诸实行 。
当时,购买军舰极为困难,因为各国政府限制出售军舰,地方政府也有禁令,只好购买商船改装为军舰 。沈鸿烈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张本政接洽,购入2500吨级的废商船“广利”号;向日本洽购2500吨级的废商船“佳代丸”号一艘 。每船装4.7英寸口径海军炮两门,3英寸口径的陆军炮4门 。“广利”号命名为“镇海”号军舰,“佳代丸”号命名为“威海”号军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