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高拱的失败看明朝派系斗争的杀人不见血( 五 )


而对于这事,高拱也一直有主张,自从他执掌内阁后,就着力发展军备边防,不但马芳等名将多次立功,让俺答尝到战败的滋味,而且此人做事极细,就连边境的州县,也都换了精明强干的官员,且提高了相关待遇,因此边关稳固,逼得俺答早就想认输,把汉那吉事件,不过是就坡下驴 。
这样一来,协议很快达成,但是这事在明朝,还是遭到了很大阻力,好些重臣也反对,甚至为此还搞了个投票行动,结果竟然是票数相等 。关键时刻,隆庆皇帝朱载垕,再次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担当:做主拍板同意 。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著名的隆庆和议正式达成: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兄弟亲戚甚至部下,也都相继封了官职 。双方更开放贸易互市,从此以后,北方汉蒙两族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宣大一线,这原本燃烧了一个世纪的战火,从此也彻底熄灭,之后六十多年里,双方再未爆发战争 。
除了边境战事外,在大规模整修黄河上,高拱也有建树,大胆提拔了司法官员出身的潘季驯,主持了大规模的黄河修治工作 。几项政绩下来,成就着实斐然 。
而业绩不错的高拱,也开始飘飘然了,他本来就是个傲气冲天的角色,这下更是专横无比 。尤其是他这人还有一大毛病:急脾气 。工作交代下去,定期就要干完,干不完就要追责,一点不顺心,就逮住同僚骂个没完 。日久天长,越发招厌 。
这样一来,内阁里的几位老同事,也都一个个受不了他 。像陈以勤,李春芳几位,本来都是和高拱一起为朱载垕讲学的老同事,关系一直不错,这下纷纷反目 。特别是李春芳,挂名的首辅,出名的好脾气,都受不了高拱的跋扈,主动打报告辞官 。更雷的是殷士儋,实在受不了高拱的欺负,竟然在内阁里挥拳殴打高拱,演出了明朝内阁历史上一场活剧 。
结果一通闹将下来,高拱有了首辅的名分,内阁的成员,往日的旧友,竟然就只剩下了张居正 。到了隆庆六年,高拱权力更盛,上有皇帝信任,身边门生簇拥,权力如日中天 。
而一向与高拱亲密合作的张居正,长期以来,都是扮演小弟角色,但高拱得寸进尺,越发嚣张,眼看老同事都给排挤得差不多,张居正也着慌,心里也打开了算盘:等着他轰走我,不如我轰走他 。
但高拱此时实力太大,不管拼哪方面,张居正都不是对手 。但张居正有办法:拉外援 。
张居正的外援对象,就是宦官集团的二号头目:东厂提督太监冯保 。
说起冯保和高拱的恩怨,说来也是高拱自找,深得朱载垕信任的高拱,不但抓住了内阁大权,甚至手还伸进了司礼监,连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都由他来操控 。
而在这事上,高拱的态度也很明确:就得找没本事,容易控制的 。于是先是陈洪,又是孟春,一个是管日用品出身,一个是做饭出身,全是摆设 。
但冯保就惨了,此人能力出众,既能管特务,文化水平又高,还精通书画收藏,外加一肚子心眼,实在不是个善茬 。因此高拱百般堤防,拼命压制,终于把冯保压制怒了,和张居正一拍即合 。
四:孤傲强人惨算计
就在俩人顺利勾结后,隆庆皇帝朱载垕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虽然才三十六岁,而且国家大事很有主意,无奈自幼体弱多病,登基后又做甩手掌柜,成日沉溺玩乐,结果身体早早垮掉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朱载垕去世,庙号明穆宗 。八岁的小太子朱翊君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万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神宗万历皇帝 。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朱载垕对于高拱,还是寄托了厚望,当众对高拱说,国家大事,还需要您多多操劳啊 。高拱也放了心,以顾命大臣自居 。孰料一宣读遗诏,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竟然宣称国家大事,由内阁和司礼监共同商量 。这下高拱傻了,大明的祖制不给破了吗?紧接着一颗炸弹又扔过来: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换人了——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