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祖年间对西域的经营: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

“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元朝灭亡后,故元势力仍然对西域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最后消除故元在西域的势力 。限制后来的鞑靼、瓦剌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朱元璋父子在努力经营东北的同时,对西域的经营也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 。明人称此为“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 。并将其比作汉武帝的“断匈奴之右臂”。
马文升(1426年)说:“我太祖高皇帝应天眷命,扫逐胡元,统一寰宇,凡四夷来贡者不拒,未来者不强 。其于西域也亦然 。真得古帝王驭夷狄之道矣 。迨我太宗文皇帝 。继承大统,开拓疆宇,始招来四夷,而西域入贡者尤盛 。”
首先,明朝不断派出使节往西域诸部,兵科给事中傅安、郭骥,北平按察使陈德文,太监王安,鸿胪寺丞刘帖木儿,吏部员外郎陈诚,中官把泰、李达、郭敬,都曾先后出使西域 。陈诚于永乐十一年出使,于永乐十三年回还,所历哈烈、撒马儿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渴石、养夷、火州、柳城、土鲁番、盐泽、哈密、达失干、卜花儿凡十七地,著有《使西域记》,备言其山川风俗物产,使明朝对西域有了新的认识。
朱棣对西域各部族采取了种种怀柔抚绥的政策,争取他们对明朝的归附,至少是保持和平的通使通贡、来去自由的关系 。永乐元年朱棣就对礼部臣说过:“自今诸番国人愿入中国者听 。”永乐二年十一月庚戌,朱棣于奉天门“视朝,西北诸胡来贡 。” 礼部尚书李至刚说:“西北诸胡,陛下抚绥,皆以向化,边境已宁” 。朱棣说:“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抚之有道,未必不来 。虎至暴,抚之能使驯帖,况虏亦饥食渴饮具人心者,何不可驯哉!但有来者,惟推诚待之耳 。”对于来经商者,朱棣主张“宁厚无薄” ,“远人慕义而来,当加厚抚纳,庶见朝廷怀柔之意”。
西域的土官、头目,故元官属则纷纷归附明朝,不断来内地通使通贡 。朝廷则给以王爵或令其为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给诰印冠带以为臣属 。西域商人也纷纷来内地经商 。西域所贡所市之物有玉璞、硼砂、碙砂、文豹、狮子、骆驼、名马,马匹是大量的 。朝廷给来贡者以宴赏,赐以布匹、绵帛、衣服、瓷器、金银、钞币,所贡之马按等给直 。
为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如同内地一样,朝廷还为其提供种子、农具,帮助其兴修水利,使其安居乐业 。
(一)哈密 哈密是明朝经营西域的重点 。明初,故元肃王忽纳失里尚居哈密 。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练兵西凉,“出师略地通商旅”,忽纳失里惧,“遣使纳款” 。洪武十四年哈密回回阿老丁来朝贡,朱元璋遣其往畏吾儿之地招谕诸番 。洪武二十四年宋晟充总兵官与都督佥事刘真讨哈密,斩豳王别儿怯贴木儿、国公省阿桑儿只等一千四百人,擒其王子别列怯部属千七百三十人 。“番戎慑服,兵威极于西域”。
永乐初,朱棣遣使臣亦卜拉金等赍敕往哈密抚谕,且许以马入中国市场。哈密安克贴木儿遣人贡马,朱棣命“分别等第”,“计直给赏”,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 。“凡进贡回回有马欲卖者,听于陕西从便市易”,并“约束军民勿侵扰之”。
永乐二年六月,封安克贴木儿为忠顺王,安克贴木儿乃元肃王忽纳失里之弟,忽纳失里卒,嗣为肃王 。安克贴木儿遣使来朝请锡爵 。朱棣说:“前代王爵不足再论,但今取其能归心朝廷而改封之 。使守其地,绥抚其民可也 。”遂遣指挥使霍阿鲁秃等赍敕封为忠顺王 。这样,哈密改变了故元藩王的名号,正式进入明朝版图 。这是直接与北元争夺哈密的斗争 。安克贴木儿被封不足一年,就被“迤北可汗鬼力赤毒死之”。可见鞑靼势力仍在向西域渗透 。朱棣命脱脱嗣位 。脱脱为安克贴木儿兄子,于洪武二十四年宋晟讨哈密时俘入中国。朱棣即位“求得之”,“抚养甚至”,永乐元年送还故地 。脱脱嗣立,使哈密与朝廷的关系更密切了 。脱脱曾为其祖母所逐,朱棣以脱脱为“朝廷所立”,降敕切责其“不顾礼法”,“不知有朝廷”。哈密显然受到朝廷的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