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何说洪教头是江湖庸才?

【水浒传中为何说洪教头是江湖庸才?】水浒传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 , 书中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 , 就算是龙套的过场人物再不抢主角风头的情况下 , 也有很好的精彩描述 , 书中洪教头的形象就是其中典型 。
洪教头在《水浒传》中不过是一个龙套级人物 , 出场也只有一次 , 但给人的印象很深 , 甚至超过一些未曾着墨的梁山好汉 。洪教头的出场从艺术功能上来讲 , 不过是为了陪衬林冲的高超武艺 , 使人得以领略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勇武风采 。虽然只是陪衬角色 , 但洪教头照样被写得栩栩如生 , 着力写好主角的同时也兼顾配角的形象 , 而不是将其牺牲掉 , 这正是大作家的高明之处 。
网络配图
应该说洪教头还是有些本事的 , 否则他不但无法在柴进庄上容身 , 装模作样地摆谱 , 而且也不敢贸然向曾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挑战 , 那种狂妄和浅薄固然令人感到不快 , 可毕竟还是需要一些实力作后盾的 , 阅读时必须认清这一点 , 否则 , 让林冲和一个过于低能平庸者比武 , 即使赢了 , 也显不出多少高明来 。但话再说回来 , 这位洪教头的道行毕竟不高 , 见识有限 , 在江湖混饭吃竟然还不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 , 其武功高到何种程度 , 不用交手就此可想见 , 而且退一步讲 , 即使他是身怀绝艺 , 也不能如此趾高气扬 。可见此人的品行也有些问题 , 确实不成器 , 没有进入梁山坐交椅的资格 。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 把话说得过满 , 把事做得太绝 , 固然让别人下不了台 , 其实也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 。一旦遇到高手 , 一败涂地后 , 自然也就脸面扫地 , 无法在江湖存身 。洪教头的受辱而去 , 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 怨不得林冲 , 更怨不得观战的柴进等人 。
在与洪教头结识及比武的过程中 , 林冲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 而那位洪教头则一直是步步紧逼 , 自然他在逼迫林冲的时候 , 也将自己逼得没有退路 。他先是傲慢无礼 , 对林冲的两次行礼竟然不理不睬 , 而且不谦不让就坐到了上首的位置 。林冲此时身遭不幸 , 心不在此 , 加以性格谦和 , 对洪教头的言行也许并不很在意 , 即使是有意见 , 在主人柴进面前也不便发作 , 但柴进脸上却挂不住 , 洪教头此举显然有损其在江湖上的好客名声 , 作者连用“不快意”“不喜欢”两次表示了柴进的不满 。
网络配图
接下来 , 这位洪教头在酒桌上的得寸进尺之举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了 。他先是恶言中伤 , 把林冲说成是骗吃骗喝的酒肉之徒 , 当柴进稍做辩解时 , 他又一下跳起来要和林冲比武 。对他来说 , 这确实是个买弄才艺的好机会 , 尽管他把林冲说得很不堪 , 但打败八十万禁军教头 , 对扩大自己在江湖的名声肯定会大有好处 , 远的不说 , 最起码在柴进庄上的饭碗更坚固了 。只是他低估了林冲的实力 , 过于看高了自己 , 没有考虑到此举的风险 。而对林冲来讲 , 自己身遭不幸 , 流落至此 , 心里想的是如何熬满刑期 , 回去与娘子团聚 , 哪里有心思在这里显示才艺 , 何况又是在柴进庄上 。但是一切都由不得他 , 洪教头的步步紧逼以及柴进的一再劝说使他不得不出手 , 否则人家还真以为自己是冒牌货 , 有损个人在江湖上的名声 。而对柴进来讲 , 正如作品所说的 , 他也很想让两位比试一下 , 一来想看看林冲的武艺到底如何 , 二来也是想把那位不知深浅、缺少教养的洪教头的臭嘴堵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