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落井之谜:谁是将她置于死地的主谋?

紫禁城里,有许多水井 。在所有的井中,一口位于贞顺门内的不甚起眼的井,名气最大,成为今天故宫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这就是“珍妃井” 。
珍妃,他他拉氏,镶红旗满洲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光绪十三年与同父异母的姐姐一齐由广州北上,送选秀女,第二年被选封珍嫔,得到光绪的宠爱 。光绪二十年正月,因慈禧六旬庆典,晋封为珍妃 。
但就在同一年年末,这位不过十八岁的女子,命运开始逆转,一步步“走向”那口后来以她为名的水井 。
国法亦家法
那一年,甲午战争爆发,主战的“帝党”与主和的“后党”僵持不下 。珍妃的兄长礼部侍郎志锐等弹劾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大臣 。为打击“帝党”,慈禧以“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为由,于十月二十九日(11月26日)将珍妃和她的姐姐瑾妃降为贵人 。
十一月初一日,慈禧发布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懿旨:
皇后有统辖六宫之责 。俟后妃嫔等如有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预国政,颠倒是非,着皇后严加访查,据实陈奏,从重惩治,决不宽贷 。
同日,慈禧又特地给瑾妃和珍妃下了一道懿旨,直接予以斥责:
瑾贵人、珍贵人着加恩准其上殿当差随侍,谨言慎行,改过自新,平日装饰衣服俱按宫内规矩穿戴,并一切使用物件不准违例 。皇帝前遇年节照例准其呈递食物,其余新巧希奇物件及穿戴等项不准私自呈递,如有不遵者,重责不贷 。特谕 。
网络配图
从后一道旨意不难看出,后来人们常说的珍妃“喜作男子装”,与光绪“时常互换装束,以为游戏”,并非向壁虚构 。1948年出品的电影《清宫秘史》里,就有此类的情节 。
第二天,珍妃手下的太监高万枝因“诸多不法”之罪名,未经审讯,即交“内务府扑杀” 。杀奴震主,意向显然 。
约一年后,即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1895年12月1日),甲午战事已尘埃落定,禁宫之内的“婆媳”关系略趋缓和,慈禧恢复了珍妃和瑾妃的位号 。
光绪二十四年,变法运动兴起,珍妃又是渴望独立自主的光绪的积极支持者 。
“戊戌政变”后,慈禧将光绪、珍妃囚禁 。侍奉珍妃的太监不是被处死,就是遭杖责、枷号等处分 。当时光绪被囚禁在瀛台,而珍妃先是被囚禁在建福宫,后移至宁寿全宫景祺阁北头的东北三所,这是宁寿全宫最北边的一个院落 。
这里就是所谓的“冷宫” 。据清宫太监、宫女等说,东北三所和南三所,都是明朝奶母养老的地方 。奶母有了功,老了,不忍打发出去,就在这些地方住 。珍妃住北房三间最西头的屋子,屋门由外倒锁着 。窗户有一扇是活的,饭菜、洗脸水都由下人从窗户递进去 。珍妃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也不许与下人接谈 。一天倒两次马桶 。屋外由两个老太监轮流监视,他们无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
最苦的是遇到节日、忌日及初一、十五,老太监还要“奉旨申斥”,即代表老太后列数珍妃的罪过,当面指着鼻子训斥,珍妃则跪在地下敬听 。申斥在午饭时分举行,完事以后,珍妃必须向上叩首谢恩 。这是最严厉的家法了 。
自杀或他杀?
有关光绪和珍妃被囚禁的生活,曾在慈禧身边生活过的德龄所著《瀛台泣血记》里有一节是“幽囚中的一对情人”,其中说:足足有两年工夫,光绪每晚从瀛台走往冷宫去探视珍妃,从没有间断过一天 。
光绪、珍妃“幽会”,电影《清宫秘史》《李莲英》等都特别再现了这一情节 。在后一影片中,珍妃甚至亲口对慈禧说出了“已经怀有龙子”的话,相当凄美感人 。可惜这不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