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重臣最安全的时候:宋代不杀文人是宪法

雄才大略的后周皇帝柴荣,带着满心的遗憾,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年是公元959年 。这位被誉为“五代第一名君”的皇帝除了未能完成统一华夏的夙愿,还要担心自己的身后事 。39岁的柴荣只有一个6岁的小儿子柴宗训,他又面临着许多皇帝不愿又不得不面对的状况,他只能委任范质、王溥、魏仁浦并相,顾命辅佐幼帝 。
按道理说,这三位最可能成为丢了性命的倒霉蛋,因为历史跟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辅佐周恭帝未久,即发生“陈桥兵变”,赵匡胤在出征途中被众将拥立为帝,大部队奔回首都,逼小皇帝禅让 。后周的孤臣孽子,安有命焉?所幸赵宋取代后周,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前朝旧臣与皇室都得到新朝的优待与礼遇,范质等三人继续被任命为宰相 。
宋乾德二年九月,范质病逝,太祖闻讯,还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其他二位王溥、魏仁浦,也都以宰相高位退休,得以善终 。在这里,宋王朝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跟前面五个短命王朝不一样的气质——以宽仁之精神立国 。
两宋三百余年,也曾出现过几个未成年便即皇帝位的小皇帝,如宋仁宗继位时只有十二岁;宋哲宗继位时只有九岁;宋恭帝继位时只有四岁 。但仁宗与哲宗亲政之后,都没有对辅弼他的老臣大开杀戒 。
成年的宋哲宗有恢复父亲宋神宗变法的志向,但辅佐幼年哲宗的一直是保守派的元祐党人,换言之,皇帝长大之后发现他的执政理念与辅政大臣存在着强烈冲突,但宋哲宗也只是将元祐党人外贬而已,未曾诛杀一人 。由此来看:若要当顾命大臣,还是呆在宋朝最安全 。
当然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宋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不杀文人的誓约,等同于文官免死宪法 。
为什么宋代几乎没有发生过帝王因为政治原因而诛杀士大夫的事情(偶有一二例外)?首先是因为赵宋皇帝受到一项宪章性的约束——太祖立下的誓约 。
据南宋笔记《避暑漫抄》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取得帝位后,在太庙寝殿之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叫做“誓碑”,平日用黄幔遮着,夹室的门也紧锁 。凡有新君即位,到太庙拜谒完毕,都要入夹室恭读誓碑上的誓词 。外人都不知所誓何事 。靖康年间,金人攻陷汴京,太庙大门洞开,人们才看到石碑真面目——碑高有七八尺,阔约四尺余,上面勒刻三行誓词,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
有人怀疑“誓碑”是南宋人捏造出来的,毕竟那块石碑直到今日也没有出土 。就算这个质疑有道理吧,誓碑一事姑且存疑,但根据史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誓约应该是存在无疑的 。
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宋臣曹勋的自述——靖康末年,徽宗、钦宗两帝被金人所掳,曹勋随徽宗北迁,受徽宗嘱托国事 。不久曹勋逃归南方,向高宗进了一道札子,里面就提到:“(太上皇)又语臣曰:归可奏上,艺祖(宋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 。故七祖相袭,未尝辄易 。” 事实上,太祖留下的这一誓约,基本上得到赵氏子孙的遵守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宋神宗曾因西北用兵失利,欲斩杀一名转运使,却受到大臣蔡確与章惇的坚决抵制:“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 。”宋臣未必知道太庙中的誓碑,但经过一百年的运作,朝廷不得杀士大夫的誓约,显然已成了宋朝众所周知的习惯法 。皇帝最后只好发了一句牢骚:“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