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旬是什么时候 腊月初旬

腊月初旬指的是什么时候?
十二月初一到初十 。
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 , 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 。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 , 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腊祭介绍:
由于岁末十二月处在新旧交接时段 , 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 。如《左传》中收录有:“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 。”说明祭祀在古时相当重要 。
早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 。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 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岁末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 , 但节日内涵不同 。
农历十二月 , 叫做‘腊月’ 。腊月初一到初十 , 是腊月上旬;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农历正月初一的前一天 , 是除夕;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
腊月 , 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 。

腊月初旬是什么时候  腊月初旬

文章插图
关于“腊” , 在《周礼》、《周易》中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 。“腊”的本义是“干肉” , 亦指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 , 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 , 再放于通风处风干 。岁末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 因在小寒至大寒之间 , 干燥少雨、吹西风季候风 , 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 。这便是岁末十二月得名“腊月”的由来 。
腊月在岁末 , 处在新旧交替时段 , 在古时也是岁终大祭的月份 。也有说法指 , “腊”是“猎”的通假字 , “腊祭”亦为“猎祭” , “腊祭”是指猎取禽兽祭祀先祖的意思 。如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说:“腊者 , 猎也 , 言田猎取禽兽 , 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说法认为 , “腊”是指新旧交接 , 如《风俗通·礼典》说:“腊者 , 接也 , 新故交接 , 故大祭以报功也 。”
腊月初旬是什么时候  腊月初旬

文章插图
腊月初旬是几月几日小年是几月几日除夕是几月几日元宵节是几月几?
腊月初旬:农历十二月初一到初十;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腊月初旬是初旬是一个汉语词汇 ,  , 基本意思是每个月的前十天 简称初旬 。
小年 , 并非专指一个日子 , 由于各地风俗 , 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 南方大部分地区 , 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 , 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 , 为了“节省开支” , 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 , 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 , 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
除夕 , 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 , 意为旧岁至此而除 , 另换新岁 。除 , 即去除之意;夕 , 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 ,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 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 , 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 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 , 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 , 在爆竹声中辞旧岁 , 烟花满天迎新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