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病品种应用?( 二 )


1940年德国的缪勒(K.O.)发现了植物保卫素,促进了对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弗洛尔(H.H.Flor)通过对亚麻抗锈性和亚麻锈菌毒性的遗传研究,建立了“基因对基因”学说 。小种专化性抗病品种被广泛应用后,因病原物小种变异而“丧失”抗病性的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1963年南非的范德普朗克()提出了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的观点,倡导研究植物抗病性的群体属性和群体效应 。另一方面,染色体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先后被用于转移异源抗病基因和探索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表现及遗传抗病性是植物对病原物的一种适应性,植物及其病原物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使植物寄主也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抗病性,而病原物产生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寄生性水平越高,寄生专化性越强,则寄主对该病原物的抗病性分化亦越强,结果是植物产生了小种专化抗病性,病原物进而亦产生了有品种专化的致病性(毒性) 。植物抗病性通常是指对一定病原物种或一定小种的抵抗性,并不是指能抵抗其它多种病原物的多抗性 。植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在表现免疫(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到高度感病之间存在高度抗病、中度抗病、中度感病等一系列中间类型 。
如何划定抗病和感病的分界线,需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具体情况确定 。抗病性是一种遗传性状,是由抗病基因控制的,抗病性可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抗病植物的遗传潜能,遇到病原物侵染后才得以表现 。抗病性的表现型实际上是在环境条件作用下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结合体的表现型 。“基因对基因”学说揭示了寄主——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间具有亲和性时,寄主表现感病;具有非亲和性时表现抗病 。感病的植物在优良栽培条件下或经某些化学药剂(例如三唑类杀菌剂)处理后,往往减轻发病,甚至出现与抗病品种类似的低侵染型病斑,但这些表现不能遗传,与植物抗病性有本质区别,有人称此为“栽培免疫”或“化学免疫” 。抗病性利用利用植物抗病性防治病害经济而有效 。对于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病毒病害和大区流行气传病害,种植抗病品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防治途径 。长期以来,植物抗病育种曾偏重于选择和利用垂直抗病性(低反应性抗病性),植物固有的水平抗病性因不被选择而逐代流失,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当狭窄与脆弱,一旦病原菌毒性类型改变,就可能酿成病害大流行 。基于这种历史教训,人们致力于系统搜集、全面鉴定植物抗病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多抗性,持久抗性的品种 。
同时通过抗源或抗病品种的地区合理布局或轮换使用,抑制病原物毒性小种的发展和积累 。参考书目,G.E.,Plantfor Pest andRe-,,,1978.,J.E.,in ( ),Press,,1984.

什么是抗病品种应用?

文章插图
影响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性天气有哪些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梅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