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法例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 )


(7)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
(8)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木质较为疏松,肌理颇有弹性,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父亲用的是职业裁缝专用裁剪,像一只鸟,身如凸肚,单足独立,足尖钝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34;咚咚咚&34;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34;停顿&34;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34;记号&34;,让我长久思索……
(9)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34;乡工&34;,也称&34;上门工&34;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
(10)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就有了缝纫机,一台&34;蝴蝶&34;牌缝纫机与他们&34;白头偕老&34;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34;上门工&34; 。一大早,东家一副挑子,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后来说我是从小就随他吃&34;百家饭&34; 。
(11)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34;裁缝不落布,穿个冒档裤 。&34;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档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34;贪墨&34;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
(12)也许就是这类微小事让人感动,父亲才被人瞧得起,因而他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记得每年临近年关,父母是最忙的时候,因为农家年终分了红,有了钱便扯布做新衣 。此刻,父亲总是点灯熬油先为他人赶做,自家做新衣总是在除夕夜里 。
(13)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 。五十年来,他从手工到机制,从坊间织的家纺布,到土洋布、咔叽布、灯芯绒、凡呢丁、毛哔叽、的确良、呢子,从普通童服到成年内衣裤、罩衣、棉衣棉裤,从青年学生装到中山装、国防服,乃至大脚裤、连衣裙……既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也见证了民间服装的嬗变发展,几乎可写一部湘北民间裁缝与服装断代史了 。
(14)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
(15)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年逾花甲的父亲,进城居住,离开乡村告别了他的裁缝生涯 。他的某些手艺可能失传,至少我们兄弟没人接棒 。其实,父亲也曾打过我和大哥的主意,他想在我们之间物色一个接班人 。少时,他让我和大哥都上过缝纫机,我打过鞋垫,纹过扣眼,大哥则能够缝纫童衣了,但我们最后都没&34;上钩&34; 。1970年,有煤矿下乡招工,大哥迫不及待报名,我则光荣应征入伍 。回望父亲,我和大哥都有些歉疚……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照应题目,借助&34;做出衣裳的是针线&34;这句质朴的话语,既道出了乡间职业裁缝凭手艺吃饭的职业特点,也包含着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重 。
B.父亲精湛的裁缝功夫,得益于年少时师父对他的严格要求,&34;师带徒&34;这种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C.父亲手艺有绝活,做得一手漂亮盘扣;但&34;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34;,体现出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 。
D.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除了算账立据时派上用场外,主要是表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显示了父亲多多少少有点虚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