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坡居士苏轼与苏东坡是不是一同个人

【揭秘:东坡居士苏轼与苏东坡是不是一同个人】苏东坡与苏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 我少年时代就因为无知而这样误判 。而这几年“读”苏东坡 , 读着读着就觉得他们真不是一个人 。那个宰相坯子 , 志大才疏的苏轼 , 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 。而这个文坛巨匠 , 光彩照人的苏东坡 , 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 。当然 , 苏轼是一只蛹 , 而苏东坡是一羽蝶 。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 , 而促成这种蝶变的 , 正是那次贻笑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
苏轼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他十岁的时候听母亲讲《汉书·范滂传》即问母亲“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 , 母亲您答应吗?” 。二十二岁应试汴京文章第一 , 只因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 , 为了避嫌而忍爱判为第二 。嘉祐六年 , 苏轼应制策考试“入三等” 。制策考试十年一度 , 录取名额只有五名 , 由皇帝亲自主持 , 一、二等都是虚设 , 三等为最 。苏辙入四等 。仁宗读了苏轼兄弟的制策 , 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 后四年 , 英宗打算召苏轼入翰林为知制诰 。知制诰专门负责议定国家大政方针 , 是晋升宰相的必历职位 。但是宰相韩琦说:“轼之才 , 远大器也 , 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要在朝廷培养之 , 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 , 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今骤用之 , 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 , 适足以累之也 。”最后 , 英宗接受韩琦的建议 , 安排苏轼入直史馆 。其目的是要让苏轼熟史而知鉴 , 将来受大任 。可见 , 苏轼一步入仕途就是闪亮登场 , 皇帝、宰相都是把他当着接班人来培养的 。朝堂内外都认为他将来为相辅政是理所当然的 。
“乌台诗案”牵动八方 , 包括宰相司马光在内的社会各界纷纷上书求赦 , 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为苏轼求情 。当时太皇太后曹氏病重 , 神宗要大赦天下为祖母消灾祈福 , 皇太后说:你也不用大赦天下 , 只放了苏轼一人就行 。这些压力都没能让神宗皇帝改变初衷 , 最后还是赋闲金陵的旧相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专札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的面子就不能不给了 , 因为神宗的钱都是王安石赚的 。苏轼捡了一条性命 ,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
北宋的政治就是那么耐人寻味 , 崇文抑武 , 文人治国 。而文人与文人之间又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连台好戏 。范仲淹、王安石要变法 , 司马光、欧阳修要复古 。苏轼写了几首诗 , 沈括就寻章摘句 , 说他有不臣之心 。已经七十二岁的老范镇又跳出来为保苏轼要“休了老命” 。他们的争斗客观地说都没有私心 , 都是为了文人心中的一个“义”字 , 用今天的话说 , 就是“要为真理而斗争” 。
“乌台诗案”前后历时一百二十天终于落下帷幕 。结案时正值腊尽 , 惊魂甫定的苏轼连新年也不敢在京城过 。在除旧布新的爆竹声中 , 顶风冒雪 , 径往黄州而去 。元丰三年正月底 , 苏轼从光州翻越大别山 , 遥望蕲黄烟笼 , 长江如带 , 心中才感到了一丝惊弓脱网的真实 。初到黄州的苏轼生活环境十分糟糕 , 他的左邻右舍有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古农夫 , 还有一个专横跋扈的婆娘 , 夜夜像猪一般啼叫 。幸好太守徐君猷惜才 , 便为他另辟了一处居所:临皋亭 。临皋亭除了拍岸涛声之外 , 虽无市井喧嚣 , 然清风明月到底填不饱肚子 。又是太守徐君猷解他燃眉 , 将一座废弃的军营拨给他 , 约有五十亩的坡地 。苏轼在此垦荒种地 , 营建“东坡雪堂” , 自号“东坡居士” 。济世苏轼从此远去 , 文章东坡向我们走来 。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 。黄州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