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微笑到目前为止已经是一个友好的表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二十世纪前的欧洲,笑却被称作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端庄的行为 。那么西欧人为何不能笑呢?
就在法国大革命开始的两年前,1787年,法国新古典主义女画家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lisabeth Vigée Le Brun)在巴黎的沙龙里展出了一幅自画像 。油画色调庄重,画中的女画家怀抱自己年幼的女儿,姿态优雅,双目炯炯,神态安详,宛若宗教题材作品中的圣母,不同之处在于,女画家嘴角上扬,双唇微张,牙齿清晰可见 。然而正是这种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广告式微笑触怒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家 。
评论家认为,勒布伦作为一位有身份的女性,公开展出面露笑容的微笑有违身份、伤风败俗 。然而勒布伦并没有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同年,她为德胡杰侯爵夫人及得佩载侯爵夫人绘制肖像及1790年再次展出的自画像中,人物表情皆为露齿微笑 。
继而,勒布伦的微笑在巴黎掀起了一场“微笑革命” 。以勒布伦为先驱,法国大革命时代涌现出一批有身份的女性面露微笑的画像 。
绘有《马拉之死》的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于1795年为德赛黑载特夫人(Madame de Sériziat)绘制肖像画时,顺应勒布伦掀起的微笑风潮,为夫人增添了露齿的笑容 。
网络配图
笑若露齿,要唇干嘛?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活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曾于1778年、1783年、1787年、1788年四次为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绘制五幅肖像(其中1783年“持玫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有两幅),并因此闻名,身份不可谓不高贵 。但真正高贵的人通常是面无表情的,就像王后安托瓦内特一样,不仅要笑不露齿,不露齿的微笑也不行 。
1703年,法国教士、教育家、改革家、天主教组织喇沙会的创办者圣若翰·喇沙(St. Jean-Baptiste de la Salle)在其著作《基督教徒礼仪修养规范》中有言:“有些人的上唇抬得太高,下唇沉得太厉害,以至于他们的牙齿展露无遗 。这有悖于礼仪规范 。礼仪规范要求人们不能露出牙齿,这是自然赋予我们嘴唇的全部原因:把牙盖住 。”
自十七世纪期,笑便成为西欧社会中区分社会阶级地位的标志,无论是在绘画还是生活中,只有穷人、色佬、酒鬼、智力尚未发育完全的人以及戏子才有开口笑的“特权” 。
荷兰画家弗朗兹·哈尔斯(Franz Hals)创作于1633年到1636年的作品《玛丽·芭比》(Malle Babbe)
西欧社会很早就注意到笑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同语言使用一样,笑还是不笑,对于划分社会阶层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国作家厄内斯特·萨科威尔·特纳(Ernest Sackville Turner)于1963年出版了作品《管家先生看到了什么:二百五十年间的仆人问题》(What the Butler Saw: Two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of the Servant Problem),书中在描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主仆关系时重点强调了笑的作用:当时的社会风气鼓励小姐们对自己的仆人进行人文关怀,允许仆人定期休假、教仆人读书识字,但并不鼓励主仆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要极力避免主仆之间展露笑容这样的事情发生 。
十八世纪,社会普遍禁止女仆夸赞自己侍奉的小姐或夫人,尤其不能夸赞她们牙齿的形状和健康程度,直接原因是这种夸奖会催生小姐、太太们的虚荣心,而深层次原因在于这种夸奖会增加主仆的亲密程度,是仆人僭越的表征 。鉴于“礼不下庶人”,在有身份的人中间确立不笑的社会规范显然更加容易 。
不要笑,严肃点
在作家狄更斯1838至1839年创作的小说《少爷返乡》(Nicholas Nickleby)中,女画家拉克瑞威(Miss La Creevy)如是说:“事实上,肖像画中的人物表情只有两种模式:严肃式和假笑式 。画家给除演员以外的专业人士画像时,采用严肃式;对于那些不在乎看上去是否精明的先生小姐们,才用假笑式 。”狄更斯的原文措辞使用了“smirk”一词——既有假笑的意思,又有“傻笑“之意,扑克脸或许看上去冷酷无情,但比起那些捉摸不定的笑容,的确看上去更加精明 。
- 揭秘:在故宫里为什么找不到清朝皇帝的厕所?
- 揭秘:沈万三是怎样成为明朝首富的?
- 养哈士奇省钱还是泰迪省钱
- 佛山养哈士奇
- 养只德牧像哈士奇怎么办
- 历届港姐前三甲名单及图片 历届港姐
- 揭秘慈禧冬天玩什么让妃嫔和太监们苦不堪言
- 揭秘大宦官汪直和春华一起白头到老了吗?
- 揭秘: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视贞节牌坊为无上荣耀
- 考古学家发现上亿年前的人类,疑似智慧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