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另类刘伯温:他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梦

刘伯温的可贵之处 , 在于他看出朱元璋的魄力及才能超迈群雄 , 是值得辅佐之人 。他的遗憾之处 , 在于对“伴君如伴虎”认识不足 。他不是不懂 , 他知道多疑与侥幸之人不可共谋国事 , 但他已将全部理想都寄托在朱元璋身上 。五十而知天命 , 他在天命之年追随朱元璋效命王政 。在这条路上 , 他走了15年 。这条路既辉煌灿烂 , 又残酷凄冷;既轰轰烈烈 , 又战战兢兢 。
民间向有“一统江河刘伯温”的说法 。此文可让你一览刘伯温的才具、谋略、功业、识见 , 并对其生命际遇深深慨叹 。
至正十年(1350年)阳春三月 , 杭州西湖烟柳笼堤 , 青莲映水 。临近正午 , 一艘»舫自湖心驶来 , 系缆钱塘门外 。船上走下几位身着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 , 走进一家临湖的酒楼 。不消片刻 , 随行衙役已为他们安排好珍馐玉馔、琴师歌女 。
湖上风浪骤起 , 一团铅灰色云团自西北方向涌出 , 阳光忽被蚀去 。一会儿 , 铅云移至湖心 , 盘桓少许 , 复又散去 , 天空仍清碧如洗 。
“好一朵异云哪!”有人赞叹 。
“不是异云 , 是庆云 。”有人纠正 。
一位清瘦官员则语出惊人:“这不是庆云 , 是天子气 。这股气起自金陵 。10年后 , 那里会诞生新的英主 。我命中注定 , 要辅佐他再造乾坤 。”
这位官员名叫刘基 , 时年39岁 , 所任官职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 。
官场另类刘伯温
稍通明史的人 , 对刘基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如果只评两个功劳最大的明朝开国功臣 , 笔者以为 , 只有徐达与刘基两人有资格当选 。
网络配图
刘基 , 字伯温 。在民间 , 刘伯温的名气远远大过刘基 。刘伯温生于1311年 , 正值元朝中叶的全盛时期 。他22岁考中进士 , 然后滞留北京候补 , 3年后 , 才被安排到江西行省担任高安县丞 。此后 , 他有20年的官宦生涯 , 其中两次被免职 。这绝不是因为刘伯温行为放浪 , 犯了什么渎职罪 , 恰恰是因为他过于刚正 。用《明史》的话说 , 他丢乌纱帽的原因是“发奸摘伏 , 不避强御” 。乱世英雄 , 在顺世一般都没有机会当良臣 。如果没有元末的大乱 , 刘伯温恐怕只能是个寄食官场的不得意文人 。
刘伯温少时有神童之称 , 据说可以一目七行 。判断一个读书人是否有才华 , 有两个基本标准 , 一是记忆力 , 二是领悟力 。刘伯温在这两个方面都是超一流的 。据说他游学京城期间 , 某日逛进一家书肆 , 发现一本天文书 , 遂站下来翻阅 。店主见他看得入神 , 便上来搭话 。言谈中觉得这位年轻书生谈吐不凡 , 有意将书送给他 。刘伯温笑着谢绝 , 说:“不瞒店家 , 我方才看了半日 , 这本书早已装进了肚皮 。”说着便流利地背诵起来 。店主大惊 , 以为遇到了转世的诸葛亮 。
刘伯温不仅尊崇孔孟儒学 , 更喜欢运筹帷幄的横霸之术 。《明史》上说他“博通经史 , 于书无不窥 。尤精象纬之学” 。象纬之学 , 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机妙算 。这门学问是建立在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基础上的谶卜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