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这样一位著名的将领,为何却死于诸葛亮的伏兵?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郃战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郃是曹军的五子良将之一,也曾是袁绍手下的河北四梁柱之一,与颜良、文丑、高览等名将齐名 。他在官渡之战中投奔曹操,造成了袁绍军心混乱,使得袁绍全军大败 。在加入曹军后,他屡建战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汉中之战时,黄忠斩了曹军的统帅夏侯渊,当首级送到刘备面前时,刘备轻蔑的说,斩夏侯渊这样的将领,还不如斩了张郃 。果然,曹军在张郃的整顿下,挡住了刘备的攻势,等到了曹操援军的到来 。

张郃这样一位著名的将领,为何却死于诸葛亮的伏兵?

文章插图
到了诸葛亮时期,五子良将纷纷凋零,张郃成为了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一员 。他在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他的才能,成为诸葛亮的劲敌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就是张郃千里赴援,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在街亭打败马谡,一举击退了诸葛亮,使得他功败垂成 。在此后的战争中,张郃活跃于关陇战场,成为魏国关陇军团的领军人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的将领,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被诸葛亮的伏兵射死在木门道中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张郃战死的经过 。
张郃的死其实十分窝囊,张郃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这样死去 。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本来在张郃的指挥下,可以轻易打退诸葛亮的进攻,可是在司马懿的指挥下,打得糊里糊涂 。还给后人留下了卤城之战的谜团 。
在诸葛亮率领八万蜀军发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曹魏的形势并不紧张 。这是因为诸葛亮汲取了过去的教训,对曹魏防守的要点都围而不攻,绕道而过 。在这些要点中间,有祁山堡、上邽、陇西等据点 。尤其是祁山堡,死死卡住了诸葛亮的运粮通道 。由于运粮通道不畅,这直接就造成了诸葛亮在粮草方面的困难 。
由于魏军原来的统帅曹真恰在这个时候病重,曹魏皇帝曹睿便派司马懿前往关陇接替曹真的职务 。张郃作为关陇军团的首席大将,便在和司马懿的合作中产生了无数冲突 。可以说,整个抗击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过程,就是在张郃与司马懿的吵吵闹闹中度过的 。
在司马懿刚接管军队的时候,就要率领全军救援祁山 。张郃建议分兵为前后两部,防备诸葛亮有其他的军队绕道袭击曹魏的后方 。司马懿拒绝后,率领全军前往祁山 。诸葛亮见司马懿率领全军前来,为了调动司马懿,便分兵三万,亲自率领军队攻打上邽,在打败曹军后,抢收上邽的麦子 。司马懿闻知后,又率领魏军赶来,可和诸葛亮接触后,就固守不战,眼睁睁看着诸葛亮把上邽的麦子割走,回师祁山 。
张郃在这个时候又再次向司马懿建议,说诸葛亮虽然收割了上邽的麦子,但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草缺乏的困难 。魏军不用理会诸葛亮的机动,只要驻守在此地,分兵诸葛亮的后方袭扰 。这样,祁山堡的魏军就有坚守的信心 。不应该去追击诸葛亮,可到了近前又不敢迎战,这会让大家失望 。诸葛亮的军队由于被魏军阻隔,等到诸葛亮粮食吃尽了,就会退兵 。司马懿又没有接受张郃的建议,再次追击诸葛亮 。
事实果然如张郃所料,当司马懿在卤城一带追上诸葛亮之后,面对诸葛亮的反击,立刻退到山上,掘营自守 。这下司马懿的部下群情激愤,要求出战 。司马懿没有办法,只得出兵攻打诸葛亮的大营,被诸葛亮打败,再次转入防守 。这就是后来传说的卤城之战 。在此之后,司马懿固守不战,直到诸葛亮粮草耗尽,撤回汉中 。
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又和张郃进行了最后一次争吵,那就是是否追击的问题 。张郃是不同意追击的,他认为兵法上说归师勿追,没有必要去追击诸葛亮 。而司马懿坚持让张郃追击诸葛亮,他认为诸葛亮粮尽退兵,他的军心肯定慌乱,魏军追击肯定能够获得胜利 。张郃不得已,只得率领一万骑兵追击诸葛亮,结果在木门道遭到诸葛亮的伏击,在战斗中,张郃右膝中箭而亡 。
张郃这样一位著名的将领,为何却死于诸葛亮的伏兵?

文章插图
在《三国演义》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改写 。为了刻画司马懿畏惧诸葛亮的情节,将坚持追击的人改为张郃,反对追击的人到变成了司马懿 。结果张郃由于立功心切,中了诸葛亮的诱兵之计,被射死在了木门道中 。
二、司马懿与诸葛亮联手杀害张郃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