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分餐制:引入高足桌椅改变了进餐方式( 二 )


西晋王朝灭亡以后,生活在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 。频繁的战乱,还有居于国家统治地位民族的变更,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受到了一次次强烈的冲击 。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势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势受到更舒服的垂足坐姿的冲击,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 。公元5至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它们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 。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介绍,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图形,有趣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的蹲跪姿势,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这显然是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及时可能出现的现象 。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 。洛阳龙门浮雕所见坐圆凳的佛像,也有一条腿垂到了地上 。
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成为标准姿势 。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墓,发现墓室壁画中有一个端坐椅子上的墓主人像,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 。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
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 。如名画 《备宴图》,描绘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 。再看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壁画,画中绘一凉亭,亭内摆着一个长方食桌,两侧有高足条凳,凳上面对面地坐着9位规规矩矩的男女 。食桌上摆满大盆小盏,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 。这已是众人围坐一起的会食了 。
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围坐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遍,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 。家具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许多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 。分餐向合餐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 。
分餐制向合餐制缓慢转变王仁湘告诉采访人员,其实古代的分餐制转变为合餐制,并不是一下子就转变成了现代的这个样子,还有一段过渡时期 。
在合餐成为潮流之后,分餐方式并未完全革除,在某些场合还偶尔出现 。如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所绘韩熙载与其他几个贵族弟子,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子上静听琵琶演奏 。听者前摆有一高桌,每人面前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完全相同的食物,互不混杂,界限分明 。由此,又可以看出分餐的传统并未完全失去 。事实上,那时合餐的传统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就建立起来,在有些场合,即使表现的是围桌合餐的场面,常常在实质上还有分餐,人们是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但各人都有一套餐具和一份馔品 。有些公用的“馔品”,先需以公用的餐具夹到自己的盘中,才能享用 。这也说明了分餐制还有很强的传统制约力,在合餐出现后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
在唐朝后期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合餐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合餐气氛的分餐制 。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 。这种以合餐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
宋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合餐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 。当时,北方民间有红白喜事合餐时,有专人掌筵席礼仪,谓之“白席人” 。“白席人”还有一样职司,即提醒客人送多少礼,可以吃多少道菜 。“白席人”正是合餐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 。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都会有一位 “酒长”,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