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靠被贬求实名?

宋仁宗朝谏院成为独立机构 , 谏官由皇帝亲自除授 , 职能从规谏君主扩大到监督百官 。仁宗朝谏官因此成为具有较高地位、广泛参与国事的要职 , 在士人心中其地位甚至已与宰相相提并论 。同时 , 仁宗朝任谏职成为仕宦捷径 , 凡是谏官任上有所作为 , 获得声名的士人 , 之后多不次之擢 , 一些知名谏官后来得以出任宰辅 , 如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 。
仁宗朝谏官对“好名”风气起到了激化作用 。“名”成为仁宗朝士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受谏官制度、谏官活动影响 , 仁宗朝士人所追求的“名” , 大体可分为“实名”和“虚名”两种类型 。追求“实名”的前提是为了尽忠 , 或是为自我人格的完善 , 是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好名 。追求“虚名”的前提则是为了一己私利 , 往往名实不符 , 不顾他人及国家利益而卖直取名、沽名钓誉 。仁宗朝士人心态、士风深受谏官活动、谏议心态激起的这两类“好名”风气影响 。
仁宗朝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因直谏被贬 , 虽其仕途暂时出现挫折 , 而他们的谏诤行为却能够得到士论认同 , 为自己赢得“实名” 。事实上 , 由于仁宗朝的谏官制度特点 , 谏官因谏言被贬 , 他们的仕途前景反而会更加光明 。
据释文滢《续湘山野录》所记 , 范仲淹三次被贬 , 每次都被士论看成是光荣之事 。范仲淹曾打趣说“仲淹前后三光矣” , 可见 , 他也认为自己的行为乃光荣之事 , 无可羞愧之处 。这种心理在仁宗朝已较为普遍 , 欧阳修、唐介、范镇、司马光等人谏官任上刚正敢言 , 丝毫不以贬谪为意 。在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勇于谏诤、砥砺名节行为的鼓舞下 , 仁宗朝士人刚直敢言、重视“实名”的风气得以逐步形成 , 富弼、蔡襄、余靖、孙甫、范镇等人 , 都以直谏而名动一时 。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曾言“本朝尚名好贪” , 将“尚名”与“好贪”相联系 , 说出了二者间的相通之处 。范仲淹、富弼等人谏官任上积极敢为 , 为自己赢得了“实名” , 他们也由此仕途升迁 , 获得了实际利益 。随着谏官素质的下降 , 素质较低的谏官便不惜卖直邀名、沽名钓誉以图自进 , 谏官追求“虚名”的风气与正直高尚的士风相伴而高涨 。仁宗朝谏官多有求“虚名”之举 , 甚者如王夫之《宋论》卷四所言:“好名者且以体肤之伤毁为荣 。”一部分谏官为了获得“虚名” , 或者攻讦人私 , 或者所言之事多不切实际 , 标新立异 , 甚至荒唐可笑 , 如宋禧为谏官时劝仁宗在宫中设荆棘、养罗江犬等 。
此外 , 仁宗朝谏官人选受士论影响 , 士人获得声名便可赢得士论 , 从而为出任谏官打下基础 。于是一部分投机分子便借“虚名”以觑谏职 , 进而获得更大利益 , 对此欧阳修《辞召试知制诰状》曾指出“小人见言者得进既速 , 则各务奔趋” 。士人中产生一股沽名徼进之风 , 他们或发出不切实际的议论 , 或将所上章奏四处宣扬 , 或故意求奇求怪以惊众取誉 , 或故作清高反复让官 。
士人竞相邀名 , “虚名”“实名”交错出现 。庆历新政时期士人言事风气高涨 , 向被作为正直高尚士风的典型广加赞誉 , 但受谏官言事风气影响 , 士人中出现了奔竞、攻讦以邀“虚名”之风 。研究者往往注意到“庆历士风”的积极成分 , 而忽略其消极因素 。仁宗朝士人求“实名”与求“虚名”相互交织并存 , 共同影响了当时及以后北宋的政治、士风 , 一些文学活动、文学现象亦与之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