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到底有多难?明朝进士录取率约5%( 六 )


为应付科考 , 走捷径 , 猜题很重要 。宋朝有个读书人王应麟 , 博学多才 , 一次看到杭州官府给皇宫进贡野蚕茧及丝绵纱绢 , 就跟同学们说:“今年会试万一以此命题 , 我们作文中间将如何铺叙?”
同学们都被问呆了 , 相顾无语 。于是 , 王应麟先拟一联:“缫丝纤纩 , 无惭禹贡之征;冰素方空 , 不数齐官之献 。”丝绵纱绢 , 四物皆备 , 同学们无不叹服 。
清朝学者王应奎《柳南续笔》记载说 , 顺治15年(1658)的殿试在瀛台由顺治帝亲试 , 题目是《瀛台赋》 。常熟的陈宿源 , 是前明老秀才陈式的儿子 , 陈式曾经作过一篇《燕都赋》 , 自认为是得意之作 , 叫陈宿源从小熟背 。这次阴差阳错碰上了 , 陈宿源把老爸的《燕都赋》略将修改 , 顷刻而就 。顺治帝一看 , 连声叫好 , 钦定为第二名 。
因为猜题 , 要狂刷考题 , 就出现了很多应考的时文选 , 把科举考试中认为做得好的八股文范文集中起来 , 供考生们阅读和模仿 。这相当于现在的教辅材料 , 不过当今做教辅的 , 可不像古代儒林那么落拓了 。
那些科举成功的士大夫家庭 , 子弟们一出生 , 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培训教育 , 在科举考试中会出现累世中第的家族性现象 。可以说 , 这些家族就是应试专业户 。
明清时期江苏太仓的王世贞家族和王锡爵家族 , 就是典型代表 。在科举出仕方面连绵不绝、代代延续外 , 在文学和艺术方面 , 也是代有人才 , 俊彦辈出 。
明朝文坛盟主王世贞的家族 , 按祖源称为琅琊王氏 。4代中 , 共有10人进士及第 。另一家有“祖孙宰相”、“两世鼎甲”之称的王锡爵家族 , 按祖源称为太原王氏 。5代内 , 进士及第有11人 。
万历16年(1588) , 王锡爵的儿子王衡参加北直隶乡试第一 , 成了解元 。当时朝官联名弹劾主考官黄洪宪是在拍王锡爵的马屁 。万历帝亲自复试所劾举人 , 王衡还是第一 。
王锡爵是个很有自尊的人 , 不允许儿子去参加会试 。王锡爵回乡多年 后的万历 29 年(1601) , 王衡参加会试 , 考中榜眼 。王衡授官后不久就辞官归乡 , 每天教儿子王时敏习文为乐 。他每天出一考题 , 然后自己作一范文 , 这是模拟科举考试要从娃娃抓起 。
古人讲究孝道 , 晚辈早晚都要去长辈那里看望 , 陪老人讲几句话 。王时敏每晚去向祖父王锡爵问安时 , 王锡爵都会问:今天什么题?你爸爸写的文章说了些啥?
王时敏就把王衡写的作文呈上 , 王锡爵一看就说不好 , 拿纸笔来 , 看你爷爷怎么写的 , 不构一思 , 顷刻而成 。
后人把王锡爵写的这些作文汇集成册 , 取名《课孙草》 , 就是教孙子应试所草就的文章 。看了王锡爵这样的人家 , 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一门多科举猛人的原因了 。
当然 , 明清两朝还有很多这样的士大夫家族 , 如四川新都的杨廷和家族 , 广东南海的伦文叙家族 , 安徽桐城的张英一门十二进士、六代翰林 , 江苏昆山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家族等 。李书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