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警醒自己的

北宋诗人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 , 字鲁直 , 号山谷先生 。他自幼天资聪颖 , 年少成名 。他觉得当地已无人能超过自己 , 就决定走出家乡的小天地 , 游历名山大川 , 一来可以长长见识 , 二来还能显显名声 。他离开老家修水后 , 首先来到当时江南的繁华胜地江州府(今九江市) 。
当地的文人学士听说修水才子黄山谷光临本地 , 就一起相邀陪同他游览当地名胜 , 并想乘此机会吟诗联对 , 以试试他的才学 。
这一天 , 他们来到甘棠湖中的烟水亭上 , 这时亭上恰巧有个游客正在吸水烟 。一个同来的书生触景生情 , 心生一联 , 请黄山谷作对 。这联是:
烟水亭 , 吸水烟 , 烟从水起;
联中的“烟水亭”原名“浸月亭” , 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公元816—818年) 。
相传它就是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 。唐朝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 , 建了这个小亭 。后人因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 , 于是将它命名为“浸月亭” 。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 , 他的儿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 , 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 , 命名为“烟水亭” 。上联中写有一个名胜 , 下联也就必须用名胜与之相对 。黄山谷毕竟博学多才 , 听完后立即想起刚才游览过的“浪井”来 , 灵机一动 , 随口对出下联:
风浪井 , 搏浪风 , 风自浪兴
众人听后连连称妙 。原来 , 这口井是西汉名将灌婴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带兵驻扎九江时所凿的 , 人称灌婴井 。因井紧靠长江边上 , 每当江风大起 , 波涛汹涌 , 井中泛浪 , 所以又叫浪井 。唐朝诗人李白曾经为此赋诗:“浪动灌婴井 , 浔阳江上风 。”
黄山谷听到大家的夸赞 , 有些得意 , 走到思贤桥的时候 , 他神气十足地对众人说道:“这次出游 , 很感谢各位垂爱作陪 , 现在我也想到一联 , 让各位对对聊助雅兴 。”说完 , 就念出上联:
思贤桥 , 桥上思贤 , 德高刺史名留世;
上联中的“德高刺史” , 就是指曾做过江州司马 , 后又做过杭州和苏州刺史的白居易 。白居易离开江州后 , 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思念 , 就修建了一座“思贤桥” , 作为纪念 。
黄山谷刚一说完 , 大家都倍感突然 , 谁都没有料到黄山谷会出题考大家 , 一时间 , 没有谁对得上来 。见此情景 , 黄山谷颇有些得意 , 他悠闲地说:“各位不必为难 , 我这里已有一个现成的下联 。”接着就念道:
琵琶亭 , 亭下琵琶 , 情多司马泪沾襟 。
这联中的“情多司马”仍然指的是白居易 。他在任期间 , 曾在亭里送客 , 夜里听闻琵琶声 , 有感而作《琵琶行》 , 这亭因此得名 。
黄山谷年纪轻轻 , 竟如此见多识广 , 才思敏捷 , 大家不由地暗暗吃惊 。他随众人游逛了一阵子 , 愈加得意起来 , 心想:江州府历来被称为人杰地灵之地 , 可眼前这些文人士子不过是泛泛之辈 。于是脸上流露出骄矜之色 , 说道:“一直以来听说江州人才济济 , 我很想领教领教 , 不知在场各位谁有难成之对让小弟我揣摩揣摩 , 就不枉此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