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核酸检测产业没有未来 疫情红利还能吃多久

_原题为:骑虎难下的“张珊珊”们 , 没有未来的核酸产业
“张姗姗”是谁?
围绕核酸检测产业 , 这个名字及其背后的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核子基因”)凝结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 伴随着公众对“利益输送”的想象 , 沸腾在整个互联网 。
事件点燃于11月25日 , 核子华曦兰州实验室因录入异常被通报 。
工商信息显示 , 张姗姗担任“监事”的30余个核子基因关联公司中 , 有相当一部分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三年内设立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一家公司体系的急剧扩张与违法违规 , 并不能划上等号 。
但近年来各地高频次、大范围、层层加码式的核酸检测 , 逐渐磨蚀了人们的耐心 , 积蓄已久的怨气在“张姗姗”身上找到了出口 , 也确是此次舆论事件背后显见的因果链条 。
何况 , 核子基因的“暴发式”扩张并非孤例 。
以“医学检测”作为关键词检索 , 在“天眼查”上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成立年限在1年内的企业数量约有10400多家 , 成立1~2年的有8900多家 , 2~3年的有5300多家 。
这不难推测 , 在三年疫情期间 , 不少企业奔着疫情红利 , 仓促上马 。
现象背后 , 也进一步暴露出这类医学检测服务供应商的当下困境——这些本就是医学检测产业链中属于低门槛的下游企业 , 过了三年近乎“爆发”的日子 , 而今舒适不再 。
暴富的神话破灭 , 几乎探底的定价 , 很难收回的账款——一次次冲击着掘金者们的利润空间 。
一个行业快起快落的秘密捂不住了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门生意 , 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候 。
一位医疗领域资深投资人告诉八点健闻 , 疫情带来的需求不可持续 , 为此深交所和上交所也要求 , 对核酸检测相关企业上市“是否符合科创属性” , 进行从严审核 。未来疫情结束 , 医学检测行业终将回归常态 。
“市场规模将定格在300亿左右 , 而这个数字 , 绝对撑不起现今数量的核酸检测公司 。”
张姗姗“加盟”模式 , 给乱象埋下伏笔
一位多年在医学检测领域的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 , 核子华曦主要是提供的是核酸检测服务 , 属于核酸检测产业链的下游 , 门槛较低 。
相比生产试剂、检测仪等产品 , 需要较高技术门槛的上游生产商 , 下游服务供应商更容易“分一杯羹” 。结合疫情以来核酸检测单价不断下探的趋势 , 服务供应商们想要赚钱 , 可能更多只能依仗“薄利多销”的模式 。
按卫生部门规定 , 医学检测实验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 需要在所在地取得对应资质 。对一个公司来说 , 想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 自然要在各省铺设自己的医学检测实验室 。
“这样的做法 , 不仅在张珊珊的核子基因有 , 其他医学检测企业也会这样做 。”
多名从业者均向八点健闻表示 , 考虑到工作的高强度和长时间 , 人为的误差和失误均可以理解 , 但不能涉嫌造假 。
具体到核子华曦 , 其旗下的不少医学检验实验室成立时间不足一年 。如此短的时间内实验室快速增加 , 这不符合行业规律 , 乱象或许早已埋下伏笔 。
为了赶上疫情的趟 , 这些曾经实力、财力都不强的核酸检测企业会寻找合作伙伴 , 合作代理模式就成了可能 。
核子基因把这种方式叫做“加盟” 。
据南方周末报道 , 核子基因的加盟资料显示 , 2020年3月~9月 , 公司核酸检测业务的营业额达到4.5亿元 , 逾100位合作代理商获得的利润超百万 。
一位医学检测领域从业者表示 , 在医学检测领域 , “加盟”是最近才有的词语 。核子基因这类企业暂时没有能力或财力覆盖足够多的省 , 就会在当地选择一名合作伙伴一起做这件事 , “你用我的产品 , 我用你的渠道 。”
医疗检测方向的资深投资人曾鸥(化名)指出 , 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审批权往往下放在地方 , 导致审批决策分散 。为了控制医学检测机构无序扩张 , 有些城市(如上海)会进行总体把控 , “但在更多的城市里 , 并没有如此管理 , 存在着无序和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