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大明永历帝为何被人绞杀?

导读:看过《鹿鼎记》的想必都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韦小宝奉旨送建宁公主前往云南,在平西王府的书房中发现了一张弓,韦小宝对王爷说道:“谁都知道,王爷您对大清是忠心耿耿,当年您是追到缅甸就用这张弓绞死了永历皇帝,这可是大功劳啊 。” 。吴三桂敢怒不敢言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 。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 。立朝不久,清兵又至,永历帝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 。12月,南明昆明建立滇都,不料立足未稳,吴三桂率领的三路清兵追击到云南 。朱由榔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住性命,他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1659年正月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期在缅甸苟且偷安 。
网络配图

缅甸当局同意接纳永历皇帝,但要求南明文武官员解除武装方可进入境内 。于是朱由榔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并赏给了缅甸当局许多财物 。但缅甸当局并未彻底放心 。缅甸人明白,永历朝廷仍以宗主国自居,事实上却是逃难而来 。为了避免礼节上难以处理,缅甸国王拒绝接见使者,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达信息 。通事拿出明神宗时颁给缅甸的敕书同马雄飞、邬昌琦带来的永历敕书相核对,发现所盖玉玺大小稍有出入,因此对永历朝廷的正统地位产生怀疑 。幸亏镇守云南的沐天波携有历代相传的征南将军印,这印是明代同西南周边土司和接壤国家往来文书中经常使用的,缅甸当局对比之后才解除了疑惑,允许永历帝和他的随行人员暂时居留境内.
朱由榔等人初到缅甸时,虽然身边兵士不多,但外围仍有李定国的数万大军抵抗清兵,受到了缅甸君臣比较善意的接待 。第二年,李定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军士死伤大半,无力保护永历政权 。缅甸当局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 。恰好此时,缅甸又发生了宫廷政变,对永历政权还算友好的国王莽达被处死 。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在群臣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莽达,自立为王 。新国王看到许多大臣前来祝贺,惟独朱由榔未到,感到很生气 。其实朱由榔并不是不想来,而是因为坐吃山空,经费上陷入窘境,拿不出多少像样的贺礼 。可莽白认为他们根本不像贫穷之人,觉得他们欺骗自己 。国王对朱由榔等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再加上永历政权大势已去,便生出了除掉他们的念头 。
网络配图

莽白借口朱由榔不送贺礼,便派使节前去索要,结果也没得到什么,便命使节当面责备道:“我已经劳苦三载,你们的皇帝及大臣应该重重感谢我 。前年五月,我王打算杀掉你们,还是我力保不肯 。你们这些人毫不知恩报恩 。”说完愤愤而去 。永历官员极力辩解,但对方不为所动,自此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
话虽如此,在缅方坚持下,南明朝还是不得不派人前往 。可谁去赴约?朱由榔最后决定由大学士文安侯马吉翔、太监李国泰等人前往,但两人提出要由黔国公沐天波同去 。沐氏是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重视的人物,马吉翔等认为有沐天波在场,不致横生意外 。缅甸君臣为实现其计划勉强同意 。次日黎明,马吉翔等召集大小官员渡河前往缅军驻地塔下,准备“饮咒水”盟誓,仅留内官13人和跛足总兵邓凯看守“行宫” 。上午,文武官员到达塔下即被缅兵3000人团团围定 。缅方指挥官命人将沐天波拖出包围圈 。沐天波知道横生变数,夺取卫士的刀奋起反抗,杀缅兵九人;总兵魏豹、王升、王启隆也抓起柴棒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都被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