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奇事:皇帝竟然公开贿赂大臣?

导读:说真话 , 皇帝贿赂大臣这种事在中国古代很难出现 。想想也是 , 皇帝贿赂大臣 , 这事得多掉价 , 多损皇家威严啊 , 但宋真宗还真做了 , 为何呢?这里边隐藏着一件大事 。
话说大宋朝景德四年(1007年)的一天 , 真宗皇帝(赵恒)邀请宰相王旦君臣共饮 。酒过三巡 , 菜过五味 , 皇帝命人搬出一壶美酒赐予王旦 , 嘱咐他此乃好酒 , 回家以后一定要与妻子共享 。王旦是进士出身 , 很有才干 , 为人也很正直 , 受此赏赐非常激动 , 回家以后马上叫夫人共沐圣恩 。谁知酒壶打开 , 里面一滴酒都没有 , 全都是硕大的珍珠 。
网络配图

不光是宰相王旦 , 不久以后的一天傍晚 , 知枢密院事陈尧叟(枢密院领导)、权三司使丁谓(财政部领导)、龙图阁直学士杜镐(皇家图书馆领导)等几个亲近大臣也受邀与真宗畅饮 。也是酒过三巡 , 菜过五味之际 , 皇帝命人拿出两袋子珍珠赏赐给在座大臣 , 说“当今天下承平 , 国家富裕 , 恨不得与大家每天这样聚会 。太平难得 , 这些东西就给你们喝酒请客用吧 。”群臣赶忙起身道谢 , 真宗说:“先坐下 , 一会还有赏赐 。”果然 , 散席后大家又得到了不少金银宝贝 。
无功受赐 , 几个大臣稍一琢磨就明白了 。皇帝屈尊给大家送礼 , 只为让大家帮他完成一件日思夜想之事:封禅 。这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 大辽国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帅精兵二十万南下攻宋 , 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 , 威胁东京汴梁 。当时 , 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建议逃往金陵 , 签署枢密院事(枢密副使)陈尧叟建议逃亡成都 , 宰相毕世安、寇准等人鼓动皇帝御驾亲征 , 坚决抵抗 。于是真宗皇帝亲自披挂上阵 , 率文武大臣北上迎敌 。宋军在寇准调度下 , 多次打退辽军进攻 , 射杀辽军主将萧达凛 。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于澶州城下 , 一时难分高下 。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 , 萧太后率先提出和议 , 宋廷据理力争 , 最终以较小的代价与大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 。
网络配图

澶渊之盟虽是城下之盟 , 但算不上不平等条约 。客观上 , 宋朝以较小的代价(岁币十万两 , 绢二十万匹),换来北部边境120年的和平 , 宋辽从此几无战事 , 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因此 , 和议签订之初 , 宋真宗很有点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王钦若心里却很不痛快 , 因为当年他主张南逃 , 寇准曾建议真宗砍他的脑袋 。如今寇准风光无限 , 位极人臣 , 王钦若自然是妒火中烧 。于是 , 他开始施展小人伎俩 , 语重心长地对真宗说:“城下之盟 , 《春秋》以为耻 。澶渊之盟就是城下之盟 , 您以万乘之尊与敌国签下城下之盟 , 还有比更大的耻辱吗!”他还循循善诱道:“陛下知道赌博吧?赌徒快输光时 , 总要孤注一掷 , 冒险一搏 。陛下您就是寇准手里的孤注啊!”俗话说 , 不怕没好事 , 就怕没好人 , 王钦若的一席话让宋真宗彻底改变了对澶渊之盟的看法 。很快(景德三年) , 寇准被降职赶出京城 , 王钦若再任参知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