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理政:蒋琬是哪国的大臣是如何死的?

蒋琬(?—246年),字公琰 。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 。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
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 。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 。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谥号“恭” 。
蒋琬是诸葛亮去世后指定的治理国家的接班人 。蒋琬无疑是一位治国安邦的大才 。蒋琬上任后,守国安邦十二年直至病死,充分展现了他的优秀才能和忠贞为国的奉献精神 。蒋琬自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为乡里称道 。年少志高远大,不重政绩,被刘备责罚差点要处死 。承蒙诸葛亮爱惜免于一死 。蒋琬被免职,虽然差点丢了性命,然而蒋琬并没有过多怨言 。随后得到任命,诸葛亮开始培养蒋琬,有意提拔重用 。蒋琬并不负所托,逐渐显露出才华过人之处 。对部下宽容有度,没有私心,秉公执法,以公服人 。诸葛亮向后主推荐他,他又多次谦让,还被诸葛亮教导应该尽量展现才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效力 。诸葛亮常外出征战,就命蒋琬在内主持政务,备足粮草,蒋琬都尽心职守,没有出错,因此逐年得到升任 。
孔明去世后,朝内人心不安,东吴和曹魏更是虎视眈眈 。蒋琬临危不惧,镇定如常,诸事安排妥当,令其他朝臣佩服,渐渐收复人心 。在许多方面都谨遵孔明遗风,主张联合东吴,蓄势待伐曹魏 。遵循诸葛亮遗嘱,和费祎共同主理国事 。后人夸赞蒋琬担任蜀国丞相,政绩并不弱于孔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蒋琬接任诸葛亮,操持国务,后来病死,家中同样没有厚才,和诸葛一致,并被封号为恭候 。虽然历史上关于蒋琬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不能忽略蒋琬的优秀,在蜀汉人才济济的朝代,蒋琬被诸葛亮临死托付,就能说明三国蒋琬是诸多蜀国人才之中的佼佼者 。
蒋琬,三国时蜀国有名的大臣,常常被诸葛亮夸赞为雅量宽和,有经世之道,辅国之才 。后任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并称蜀汉四相 。后因病去世,藏于四川绵阳,墓地选在绵阳市西山之巅,一代名相就此陨落 。蒋琬墓,外形呈八角形,正朝西方,高可达4.65米 。其顶部呈覆时状,远看颇似将军头盔,周长31.6米 。地面筑有三间蒋恭侯祠,为清道光年间所置 。原本祠内历代楹联匾额多不胜数,且大都出自名士之手,可怜这么多墓葬文化早已损毁,也仅仅只是留下一副民国八年吕超的楹联 。至于那些凭吊蒋琬墓、祠的诗文倒有一些流存 。
蒋琬墓曾一度荒废,后来到了清超道光皇帝二十九年时,绵州的李象丙和邑绅熊将蒋琬墓修缮,并于墓前立碑,碑高2.45米,碑上写着“汉大司马蒋恭候墓”几个大字,并刻有蒋琬生平简介,及诗一首 。光绪帝十六年,龙安府的蒋德均,自称是蒋琬的后裔,便对蒋琬墓进一步修缮,并且在墓的后边立“蒋恭候墓”石碑一通,其碑文雄浑厚劲,被后世赞为书法珍品 。神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等石刻像 。一代明相倘若地下有知,此时也应该安息了 。蒋琬之墓虽年代久远,却可得后世频频修缮,可见蒋琬在后世心中之重 。其为后人所敬仰,与诸葛孔明相当,天下豪杰相争,本就有名留青史之意,蒋恭候乃其一也 。
【蒋琬理政:蒋琬是哪国的大臣是如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