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惊人政策:百姓可以绑贪官上京治罪!

在所有的恶行中,明太祖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袋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 。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胜杀 。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 。
做官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金饭碗,但在洪武年间,官员们的命运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
在朱元璋的时代,官员们如同生活在地狱中,这一形容并不过分 。
网络配图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明代官员的品级 。大家知道,一品是最大的官,历朝历代都不乏一品的大员,威风凛凛,甚至连皇帝都要给几分面子 。而在明代,一品文官却几乎成为传说中的人物,十分稀罕,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 。
二品就二品吧,文官们并不是太在乎,反正无论几品也是要干活的,但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公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什么功劳都没有,却几乎个个都是一品———那些人就是朱元璋的亲戚 。
这可真是让官员们想不开了,十年寒窗,奋斗一生,可能到头来只是个三四品小官,而那些人生出来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 。真是“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驸马),长得好不如生得好” 。
但更让官员们难受的还在后头,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朱元璋这个老板是很小气的 。
朱元璋给官员们的工资是多少呢,我们以知县为例 。管理一个县的县官一个月的工资只是7.5石 。明代的知县和今天的县长不同,那年头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 。一个知县管这么多事,打赏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谁心甘情愿给你干活?
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 。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 。此外县里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的厨师、师爷———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 。
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
网络配图
当官的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
可是就连这点俸禄,也打了折扣……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种种捞钱新花样纷纷出炉 。
官员们主要用的是两招,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招历史悠久,十分有名 。
折色火耗 。大家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当时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铸碎银时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的银两,这些多征的赋税就称为火耗 。
其实到底有没有损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多收钱的借口 。这一招可谓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比明朝的历史还要长,一直到清朝雍正时期,采用火耗归公的措施,这一招才从历史上消失 。
话说回来,这一招是官府说了算,要征多少自己规定,执行中实际操作技巧不算太高,下一招就不同了 。
这一招叫做淋尖踢斛,十分值得一提 。百姓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府是用斛来装的,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完成的粮食份额 。粮食放入斛中,要呈尖堆形,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口,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一口气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