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毫无生育能力的杨贵妃为何能留下后代

在电视连续剧《杨贵妃秘史》第一集中 , “杨玉环”一句画外音“我在东瀛无尽地等待”泄露了这部电视剧演绎的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千古谎言 。剧中杨贵妃不是在马嵬坡香消玉殒 , 而是在遣唐使帮助下逃到日本 。而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对于一反“常识”的结局自圆其说地说:“让这个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的才情女子去死 , 我都不舍得 , 太可惜啊!”那么 , 杨贵妃究竟是在马嵬坡香消玉殒 , 而是在遣唐使帮助下逃到日本?那个曾说自己是杨贵妃后代的山口百惠到底是不是这位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的传人?据《国史补》记载:“安史之乱爆发 , 洛阳失陷 , 潼关失守 , 盛唐天子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 , 仓皇逃离京师至马嵬坡 , 禁军将领陈玄礼出于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 , 遂请求处死杨贵妃 , 以免后患 。唐玄宗无奈 , 只得与杨贵妃诀别 , 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那么 , 既有正史记载 , 为什么会出现杨贵妃逃到日本这样荒唐的说法呢?
网络配图
“蜀江水碧蜀山青 ,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 不见玉颜空死处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一段诗句 。这一段诗句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的同时 , 也着实令许多人莫名痴迷 , 更令许多人想入非非 , 有些好事者就此诗而断言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 。那么 , 事实情况真如此吗?杨贵妃 , 名玉环 , 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 。在她出生的公元719年 , 她后来的丈夫李隆基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 。然而 , 谁也没有想到 , 二十七年后 , 她会与曾为公爹的李隆基会结成夫妇 , 成为母仪天下的杨贵妃 。出生于蜀州的杨玉环父母双亡之后 , 她的叔父 , 其时正在河南府担任士曹的杨玄珪收留了她 。从蜀州到了河南 , 不仅使杨玉环再次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 同时也使她的命运出现了一次转机 。开元二十二年 , 即公元735年12月 , 杨玉环出嫁了 , 但嫁的人却不是李隆基 , 而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 。这一年杨玉环只有十七岁 。
本来 , 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甜蜜的 , 然而 , 没有想到 , 寿王李瑁的父皇唐玄宗见杨玉环有倾城倾国之色 , 竟悖常伦 , 欲占为己有 。于是以“女道士”为名招入后宫 , 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 , 在天宝四年 , 即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 , 其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历史竟然是如此诡异 , 唐玄宗的后宫中的佳丽成万上千 , 但是他却偏偏要看上自己的儿媳妇!于是经过一番策划创意之后 , 由唐玄宗李隆基授意 , 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自请出家为女道士 , 法号太真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 , 李隆基和他的先皇唐高宗李治一样 , 把不同辈分的女人弄到了寺院 。所不同的是 , 李治要娶的女人是自己的庶母 , 而李隆基要娶的女人是自己的儿媳妇 。
网络配图
杨玉环进宫后 , 唐玄宗亲自下旨 , 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 “宫中呼为娘子 , 礼数实同皇后” 。唐玄宗同时还下旨:追封杨玉环之父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 , 母为凉国夫人 。封杨玉环的叔父杨玄硅为光禄卿 , 封堂兄杨铦为鸿胪卿、杨琦为侍御史 , 族兄杨钊为金吾兵曹参军 。又封杨玉环大姐为韩国夫人 , 三姐为虢国夫人 , 八姐为秦国夫人 。此时 , 杨氏一门权势熏天 , 无人能及 , 这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中可见一斑:“就中云幕椒房亲 ,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驰之峰出翠釜 , 水精之盘行素麟 。犀箸厌饮久未下 ,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 , 宾从杂沓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 ,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 慎莫近前丞相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