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生学角度看孔子:为何连遭不幸仍能安心治学

【从养生学角度看孔子:为何连遭不幸仍能安心治学】《论语·述而》中有一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 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 , 其为人也 ,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据《孔子年谱》 , 这是公元前四百九十年(鲁哀公五年)的事 , 那年孔子六十二岁 。《孔子世家》也有说及 , 与《年谱》所记基本一致 。
网络配图
孔子一生 , 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读书做学问 。“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 , 这是年轻的时候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 已在鲁定公六年 , “陪臣执国政 , ……故孔子不仕 , 退而修诗书礼乐”之后 , 那时孔子有四十七八岁了 。他说“加我数年 , 五十以学《易》 , 可以无大过矣” , 差不多也在那个时候 。周游列国十四年 , 被季康子派人请回鲁国 ,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 , 孔子亦不求仕” , 那时他已六十九岁 , 此后索性潜心做学问编“六经”去了 。在中国古代 , 年过半百便是“老汉” , 七十已在“古稀之年” , 孔子称得上是“活到老 , 学到老”了 。
一般人读书只为敲开“幸福之门”:“书中自有黄金屋 , 书中自有颜如玉 , 书中自有千盅粟” , 或许就是最直观的表述 。一旦敲开了不同标准的“幸福之门” , 也就要与书籍“拜拜”了 。孔夫子却并不全然如此 。“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 , 有没有这种想法不敢为他打保票 , 年近五十 , “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 , 退而修诗书礼乐” , 既无关读书做官 , 也就说不上是为“黄金屋” , 为“颜如玉” , 为“千盅粟”而读书做学问了 。
至于“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 子路不对”之时 , 孔子辞去鲁国的官职已有六年 , 即按年龄计 , 也算得上是“离退休干部”了 , 那时他正在周游列国 , 栖栖遑遑到处奔走 , 以求有人慧眼识珠 。在那样困境中 , 仍能“愤而忘食 , 乐而忘忧” , 可见已经习惯成自然 。
网络配图
但我以为 , “鲁终不能用孔子 , 孔子亦不求仕”之后 , 依然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 , 修“六经” , 这是最不容易的 。兴致勃勃地返回鲁国 , 很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 然而 , “复出”的希望终于落空 , 政治生涯由此终结 , 对于热心于政治的孔子 , 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而且 , 在此之后 , 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六十九岁时 , 他的儿子孔鲤去世 , 此为老年丧子 , 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七十岁时 , 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 , 使他连呼“天丧予” , 其悲痛程度不亚于丧子 。诸如此类 , 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 使人精神崩溃 , 陷于绝望 。孔子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沉下心来做学问编六经的 , 其毅力确非寻常之人可以想象 。
或许有人还会感到困惑:这是何苦来着?
人要能够活得下去 , 需有三个条件 , 一为目标的牵引 , 老人也要有目标的 , 此所谓“老有所为” 。人生没有目标 , 犹如行尸走肉 , 活得没有意义;二为情感的滋润 , 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 缺乏这种滋润 , 孤独而且干涩 , 活得没有滋味;三为内力的支撑 , 这内力便是能够自立于世的智力与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