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一代陆战名将杨芳,却在这场战争面前,输的体无完肤

一:道光皇帝的心灵支柱
1840年6月,随着英国远征舰队兵临广州海面,轰开古老中国大门,揭开近代中国耻辱序幕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轰然打响了!
正如某些史料所说,这场大战一开,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就是各种稀里哗啦,沿海大小防卫森严的城池,几乎是英国打一个沦陷一个,各位文臣武将拼了老命,却是拼到殉国,都拼不掉几个英军 。近代“日不落帝国”英国与大清王朝的碾压般差距,仿佛一记记重拳,自从战争打响,就把一群大清朝文武臣工,砸的眼冒金星!
但是有一个人,别看最后无比狼狈愤懑,但在战争打响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无论前线败报雪片般送来,内容败到多么惨,却是毫无压力,人前总保持着必胜的信念:道光皇帝旻宁!
跟后来近代爱国主义电影里,那位胆小怕事的道光皇帝不同,鸦片战争早年的道光皇帝,在闻听战斗打响后,却是满满豪情万丈,比如看他发给前线的批复,下给臣工们的圣旨,字字句句都无比乐观,恨不得抬一下手,就叫嚣张英国人灰飞烟灭!
但千万别以为,这位道光皇帝是做皇帝昏了头,他的这种乐观心态,完全来自于一个依靠:有一位大清王朝的头号战神,始终在枕戈待旦 。他在道光皇帝心中的强大地位,更远非林则徐等人可比 。在道光王朝之前的近二十年里,他曾经南征北战,为大清王朝扫平各路敌人,公认战无不胜的强大人物 。别看英国的坚船利炮如何强大,只要此人出马,必然轻松横扫!
这位在道光皇帝心中,仿佛柱石一样的神奇人物,正是十八世纪初叶,大清王朝一代陆战名将——杨芳!
而只要瞧瞧这位仁兄在之前半个世纪里的戎马生涯,就知道道光皇帝这乐观的信心来自何处,有多少曾经嚣张挑衅大清朝,甚至曾经气的道光皇帝寝食不安的强大对手,最终都无一例外,被这位杨芳大英雄霸气打翻 。
二:大清最亮将星
自从清王朝开国后,对于兵权的把控,从来不管放松 。越是重大军事战役,通常都是满族亲贵将军唱主角 。诸如年羹尧这样能一度担纲统兵的,都得是实力机遇都强到逆天的人物 。土家族军人杨芳,也是这样一位逆天人物 。
甚至比起电视剧里火得发烫的年羹尧来,以同时期清朝好些人的评价说:杨芳的人生成长不但更加励志,统兵打仗的水准,更绝不在年羹尧之下 。
杨芳,贵州松桃人,生于乾隆三十五年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杨芳自幼心比天高,立志建功立业,读书武艺却练得勤,却无奈命运倒霉,家里穷的叮当,几次科考更莫名其妙落榜 。非但远大前程看似没戏,糊口都成了问题,迫于生计投了军 。
但可贵的是,年轻受挫的杨芳,心态却依然极好,入伍之后认真表现,行军打仗之余,还不忘了读书学习 。也终于应了那句话: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人 。表现积极的杨芳,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清朝名将杨遇春看中,从此平步青云 。二十五岁的年纪,就提拔到了守备级别 。
这段经历,也叫他在清朝军界,一度惹来不少争议,以好些权贵身份的将官的嘲笑说,杨芳就是好命,叫杨遇春看对了眼 。但等到清朝嘉庆年间,恐怖的白莲教大起义席卷南中国时,杨芳却终于霸气证明:杨遇春没看走眼!
作为一个穷出身且爱读书的将领,多年戎马生涯里,杨芳也剑走偏锋,早已练就独特风格,不单一身好武艺,而且还满腹经纶,历代兵法战策烂熟于心,关键时刻常见活学活用 。嘉庆四年的石笋河大战上,杨芳就上演了神级演出,当时他带着九个亲兵侦查敌情,正碰上白莲教军队大规模渡河,七艘船黑压压站满敌兵,眼看跑都来不及 。